分页导航
🏠 返回题库列表
A.行政处罚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题库
共 135 题,第 3 页(每页显示 50 题)
问题 101:下列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甲1年内3次盗窃自行车,价值总计1000元
B、乙诈骗他人价值400元的手机
C、丙抢夺他人价值400元的手表
D、丁将代为他人保管的价值500元的手机非法占为己有,拒不退还
确认
答案:C,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同时,根据刑法规定,多次盗窃,构成盗窃罪。
知识点: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哄抢公私财物行为
问题 102:一辆装着苹果的汽车突然紧急刹车,汽车后备箱锁松开,车上的苹果掉落一地。范某叫来一伙朋友上前哄抢苹果,致使货主直接损失500元。对于范某和其朋友的行为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抢夺罪予以刑事处罚
B、按抢劫罪予以刑事处罚
C、按盗窃罪予以刑事处罚
D、以哄抢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确认
答案:B,C,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知识点: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哄抢公私财物行为
问题 103:下列行为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强迫交易行为的是()。
A、葛某,男,26周岁。某日酒后到其家附近的一西瓜摊前,让老板为其挑选一个10斤重的西瓜,然后以市价四分之一的价格付钱,并警告老板如果不卖就找人砸他摊子,瓜摊老板只好卖给他
B、闫某,男,31周岁。某日拦住放学回家的马某等人,让他们购买其贩来的笔记本,并称如果他们不买就教训他们,马某等人只得每人买了5本
C、乔某,男,35周岁。某日深夜其和几位朋友打完牌后,提议出去吃宵夜,遂到其家附近的一家餐馆,但因时间太晚餐馆已打烊,乔某等人便猛击餐馆门,并高呼如果不开门就砸玻璃,老板无奈只好开门并为其点火做饭
D、邱某,男,32周岁,某发廊老板。某日听到在其发廊理发的张某是外地口音,便要求给张某做全身按摩,张某拒绝,邱某便上前将张某推倒,张某害怕,遂让邱某给自己做了全身按摩
确认
答案:A,C,D,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6条规定: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知识点: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强迫交易行为
问题 10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尚未构成犯罪的,按照殴打特殊对象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殴打残疾人
B、殴打孕妇
C、殴打不满14周岁的人
D、殴打60周岁以上的人
确认
答案:A,D,B,C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第2款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知识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问题 105: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属于侮辱行为的是()。
A、甲羞辱杨某的姓名,当面对杨某的姓名进行有损人格的恶意解释
B、乙因嫉妒刘某的美貌而当面践踏、损毁刘某肖像
C、丙捏造竞争对手李某生活作风不正并在办公室予以散布
D、丁为报复张某当众把墨水泼到张某身上
确认
答案:A,D,B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侮辱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格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甲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的行为,乙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行为,丁的行为属于侵犯他人人格权的行为。丙的行为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
知识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问题 106: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属于以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是()。
A、乞讨人员甲向他人行乞遭拒绝后,采取阻拦他人的方式继续乞讨钱财
B、乞讨人员乙向他人行乞遭拒绝后,采取尾随他人的方式继续乞讨钱财
C、乞讨人员丙以生拉硬拽他人的方式乞讨钱财
D、乞讨人员丁以伪装残疾人在公共场所唱歌的方式向他人乞讨钱财
确认
答案:A,B,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1条第2款规定:反复纠缠、强行讨要或者以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乞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反复纠缠,是指乞讨人员向他人行乞遭拒绝后,仍采取阻拦、尾随等其他令人反感的方式继续乞讨钱财。强行讨要,是指以生拉硬拽、污言秽语等令人厌恶的方式乞讨钱财。其他滋扰他人的方式包括以强迫接受的方式卖花、卖唱、开车门、拎包等行为变相乞讨的。这类行为的主要表现是滋扰他人,不达到乞讨的目的则不放过他人。
知识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问题 107:下列行为中属于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
A、民警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使用警绳进行约束
B、民警为防止精神病患者行凶伤人而用约束带将其暂时约束
C、保安将在商场吵闹的顾客禁闭在保安室,但尚未构成犯罪
D、服装销售员为防止盗窃衣服的顾客逃跑将其禁闭在试衣间,但尚未构成犯罪
确认
答案:C,D
解析: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对被侵害人身体实施强制,并足以使被侵害人行动自由受到限制。该行为表现为非法性,即无法律根据性。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6条的规定,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同时,根据《人民警察法》第14条的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知识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
问题 108: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的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致使该场所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经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A、旅馆、饭店
B、影剧院、娱乐场
C、运动场、展览馆
D、其他供社会公众活动的场所
确认
答案:B,D,C,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9条规定:旅馆、饭店、影剧院、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者其他供社会公众活动的场所的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致使该场所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经公安机关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知识点: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问题 109: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举办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有关规定,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的情况,公安机关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强行驱散
B、责令停止活动
C、取缔
D、立即疏散
确认
答案:D,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8条规定:举办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违反有关规定,有发生安全事故危险的,责令停止活动,立即疏散。
知识点: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问题 110: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属于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器具的行为的是()。
A、甲随身携带气枪进入公园
B、乙将子弹放入行李箱中带往火车站
C、丙随身携带匕首乘坐公交车
D、丁在超市购买包装完好的水果刀后步行回家
确认
答案:A,C,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2条规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的,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者弩、匕首等国家规定的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知识点: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问题 111: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甲未经许可经道路运输烟花爆竹尚未构成犯罪
B、乙携带民用爆炸物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尚未构成犯罪
C、丙携带民用爆炸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尚未构成犯罪
D、丁非法制造民用爆炸物品尚未构成犯罪
确认
答案:B,C,D,A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0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
知识点: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问题 11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属于非法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危险物质的是()。
A、甲非法储存民用爆炸物品尚未构成犯罪
B、乙未取得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通过道路运输剧毒化学品尚未构成犯罪
C、丙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尚未构成犯罪
D、丁未将剧毒化学品在道路运输途中丢失的情况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
确认
答案:A,B,C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0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制造、买卖、储存、运输、邮寄、携带、使用、提供、处置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同时,根据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1条的规定,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被盗、被抢或者丢失,未按规定报告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故意隐瞒不报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丁的行为属于危险物质丢失后不按规定报告的行为。
知识点: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问题 113:下列选项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中规定的非法侵入、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有()。
A、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尚未造成危害的
B、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C、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
D、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
确认
答案:C,B,D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9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一)违反国家规定,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造成危害的;(二)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信息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三)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四)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其中,第一项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客观上还要求造成了一定危害。
知识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1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寻衅滋事行为的有()。
A、张某因工作原因殴打报复同事
B、李某为寻求精神刺激追逐过往行人
C、王某蛮不讲理强行拿走水果摊上的10个苹果
D、赵某在公安局办证大厅起哄闹事致使办证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确认
答案:C,B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6条的规定,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要表现为结伙斗殴,追逐、拦截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及其他寻衅滋事行为。李某追逐他人和王某强拿硬要的行为均属于寻衅滋事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张某的行为属于殴打他人,赵某的行为属于扰乱单位秩序。
知识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15:杨新村村民赵某从电视上得知近来禽流感十分泛滥猖獗,便想给各家开个玩笑。一日,他把几只死鸡丢在路边,一旦有人问,他就告知他家的鸡感染了禽流感,己经死了一大批,并对此事广泛传播和渲染。全村村民惶惶不可终日。后赵某的谎言经防疫部门检测被揭穿。对赵某的行为定性,错误的说法是()。
A、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B、以诈骗罪予以刑事处罚
C、不予处罚
D、以招摇撞骗罪予以刑事处罚
确认
答案:B,D,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知识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行为违反治安管理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问题 116: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应当给予治安处罚的是()。
A、冯某持票进入演唱会现场时,在门口不服从安全检查工作人员的检查,而强行进入场内
B、在足球比赛赛场,王某为庆祝其所在市球队获胜,在人群间点燃了爆竹
C、在某歌星演唱会上,观众刘某因不满观看位置过远,为发泄不满情绪将椅子损坏
D、阎某作为观众观看市里组织的一次长跑比赛,参加比赛的张某与其平素不和,阎某在场地附近展示一张条幅,内容为“张某跑得慢如龟,爬出比赛回家睡”
确认
答案:D,B,A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4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强行进入场内的;(二)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冯某的行为属于强行进入大型活动场内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王某的行为属于违规在大型活动场内燃放物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阎某的行为属于在大型活动场内展示侮辱性物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刘某的行为尚未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知识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17:田某是甲球队铁杆球迷。某日,田某去球场观看甲球队和乙球队的比赛,比赛过程中,由于乙球队队员的顽强拼抢,甲球队迟迟不能进球。田某对此十分不满,遂将其带入球场的印有“乙球队,滚出去”及其他带有辱骂性、侮辱性语言的条幅展示出来,并组织很多球迷齐声辱骂乙球队队员,严重扰乱赛场秩序,致使比赛中断长达10分钟。在球场负责维持秩序的民警出示工作证后,将田某口头传唤带至当地公安机关。之后,公安机关对田某作出行政拘留7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同时责令田某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田某的行为构成扰乱大型活动秩序的行为
B、现场民警无权将田某口头传唤带至当地公安机关
C、现场民警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田某
D、公安机关无权责令田某12个月内不得进行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确认
答案:C,A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4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四)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田某的行为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已构成扰乱大型活动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公安机关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的处罚,有权同时责令其12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同时,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
知识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18:某日举行的一场中日足球友谊赛中,一些球迷出现下列行为,其中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有()。
A、球迷甲没有买到门票,不顾保安人员阻拦,强行翻墙进入足球场
B、球迷乙将自己私自带入场的烟花在看台上燃放
C、球迷丙向场内日本队球员扔矿泉水瓶,拒不听从制止
D、球迷丁纠集其所在球迷协会多人,围攻维持现场秩序的球场保安
确认
答案:B,C,A,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4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强行进入场内的;(二)违反规定,在场内燃放烟花爆竹或者其他物品的;(三)展示侮辱性标语、条幅等物品的;(四)围攻裁判员、运动员或者其他工作人员的;(五)向场内投掷杂物,不听制止的;(六)扰乱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其他行为。因扰乱体育比赛秩序被处以拘留处罚的,可以同时责令其十二个月内不得进入体育场馆观看同类比赛;违反规定进入体育场馆的,强行带离现场。
知识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19:下列行为构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A、甲非法拦截火车,影响火车正常行驶
B、乙强登火车,影响火车正常行驶
C、丁为了赶上错过的公交车,非法拦截公交车,不听劝阻,导致交通严重阻塞
D、丙扒乘火车,影响火车正常行驶
确认
答案:A,D,B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属于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扰乱了列车到站下车的秩序,属于扰乱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行为。
知识点: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20: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为属于扰乱单位秩序的是()。
A、被辞退的违纪职工甲拒绝接受企业的正确处理,无理纠缠,致使企业不能正常生产
B、病人家属乙借医疗事故在医院大吵大闹,不听劝阻,致使医院的医疗工作受到影响
C、游客丙在汽车站内故意违反安检秩序,起哄闹事
D、村民丁不服村民委员会决定,在村民委员会内打砸,影响正常秩序
确认
答案:A,B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甲、乙的行为属于扰乱单位秩序的行为,丙的行为属于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丁的行为属于故意损毁财物的行为。
知识点:(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21:村民李某在村委会殴打王某,打砸办公桌,扰乱村民委员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李某构成殴打他人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B、李某构成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C、李某构成破坏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
D、对李某应当数过并罚
确认
答案:B,A,D
解析:《公安机关执行有关问题的解释(二)》第6条规定:对扰乱居(村)民委员会秩序的行为,应当根据其具体表现形式,如侮辱、诽谤、殴打他人、故意伤害、故意损毁财物等,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知识点:(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22:对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按照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予以处罚。
A、车站
B、港口
C、机关
D、公园
确认
答案:D,A,B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知识点:(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23:对扰乱()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应当按照扰乱单位秩序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予以处罚。
A、居(村)民委员会
B、团体
C、企业
D、事业单位
确认
答案:D,B,C
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知识点:(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问题 124: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8条规定的单位违反治安管理情形中的“单位”是指()。
A、公司、企业
B、事业单位
C、机关
D、团体
确认
答案:A,C,D,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8条规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参照刑法的规定,单位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知识点: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单位的范围
问题 125:某建筑企业为了方便指挥施工,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设置使用大功率无线电话,由于其使用频率与某防汛指挥部无线电指挥调度电台频率接近,致使该市防汛电台频率受到拨打电话声音干扰。经调查后,主管部门向该建筑企业指出了干扰行为,但该建筑企业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干扰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于该建筑企业的行为应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B、该建筑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为本案处罚的对象
C、该建筑企业法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为本案处罚的对象
D、本案系使用者的个人行为,不是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形
确认
答案:A,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8条规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第2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故意干扰无线电业务正常进行的,或者对正常运行的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经有关主管部门指出后,拒不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知识点: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
问题 126:单位违反治安管理,应予以处罚的是()。
A、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B、直接责任人员
C、单位主要负责人
D、单位法定代表人
确认
答案:B,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8条规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法的规定处罚。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同一行为规定给予单位处罚的,依照其规定处罚。
知识点: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罚-处罚的原则
问题 127: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有()。
A、警告
B、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C、收缴
D、没收非法财物
确认
答案:B,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一)警告;(二)罚款;(三)行政拘留;(四)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种类
问题 128:下列规范性文件不能设定行政处罚的是()。
A、河北省公安厅公告
B、北京市公安局通知
C、公安部规章
D、安徽省公安厅厅长令
确认
答案:A,B,D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10条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行政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第11条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地方性法规需要作出具体规定的,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规定。第12条规定: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的,前款规定的国务院部、委员会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国务院规定。国务院可以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依照本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规定行政处罚。第13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法律、法规规定的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种类和幅度的范围内作出具体规定。尚未制定法律、法规的,前款规定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可以设定警告或者一定数量罚款的行政处罚。罚款的限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第14条规定:除本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以及第十三条的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故四个选项中除了公安部规章可以设定行政处罚之外,其他的三个省属部门无权设定。
知识点: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权限
问题 129:下列关于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开原则表述正确的是()。
A、对违法行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要公开
B、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程序要公开
C、依法应当举行听证的,都必须公开举行,允许群众旁听
D、治安案件调查处理过程中的有关法律文书和资料,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应当对违法行为人、被侵害人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公开
确认
答案:D,B,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原则-原则
问题 130: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应当遵循()。
A、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原则
B、公开、公正原则
C、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原则
D、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确认
答案:A,C,B,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5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原则
问题 131:宋某因扰乱单位秩序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依法对宋某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宋某的违法事实
B、宋某违法行为的性质
C、宋某违法行为的情节
D、宋某的经济状况
确认
答案:B,A,C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4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知识点:行政处罚原则
问题 132:有关《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空间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所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B、《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
C、《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发生的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应适用该特别规定
确认
答案:D,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和航空器内发生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外,适用本法。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空间效力
问题 133:下列行为不属于《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范围的有()。
A、酒后驾驶机动车辆
B、偷开他人机动车
C、因合同的履行发生民事争议
D、因校园意外伤害行为发生损害赔偿争议
确认
答案:D,A,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
问题 134: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与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
A、危害社会的程度不同
B、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
C、行为的表现形态不同
D、应受到的处罚不同
确认
答案:A,B,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对象、适用范围-与犯罪行为的区别
问题 135:下列有关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只能由公安机关作出,其他任何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无权作出
B、处警告和2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C、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限制人身自由1日,应当折抵行政拘留1日
D、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罚
确认
答案:C,B,D,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条规定:“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4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违法事实确凿,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2条规定,“对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在处罚前已经采取强制措施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应当折抵。限制人身自由一日,折抵行政拘留一日。”《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8条规定,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该法的规定处罚。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权、当场处罚的适用、处罚的折抵、单位违反治安管理的处理
上一页
下一页
gsc@ly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