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导航
🏠 返回题库列表
0.社区民警应知应会题库
共 415 题,第 8 页(每页显示 50 题)
问题 351:【人口】对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人员,社区民警应当在接到通知和人员报到后,及时告知其必须遵守的规定,及其违反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并在( )日内按程序向决定机关反馈
A、1
B、2
C、3
D、5
确认
答案: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一条 (八)对被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的人员,社区民警应当在接到通知和人员报到后,及时告知其必须遵守的规定,及其违反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并在(三日)内按程序向决定机关反馈。被取保候审人未在规定期限内报到的,应当报所通知决定机关。
知识点:NULL
问题 352:【人口】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员期限届满( )日前将相关情况通知决定机关
A、3
B、5
C、10
D、15
确认
答案: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一条 (八)发现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或者取保候审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及时制止、采取紧急措施,并告知决定机关。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员期限届满(十日)前将相关情况通知决定机关。
知识点:NULL
问题 353:【人口】社区民警应当每( )全面走访考察一次特定对象,并将有关情况录入社区警务工作模块
A、周
B、月
C、半年
D、年
确认
答案: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二条 上级公安机关分类建立健全特定对象帮教转化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指引,加强规范化管理。社区民警应当每(半年)全面走访考察一次特定对象,并将有关情况录入社区警务工作模块。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按照上级公安机关要求落实帮教转化任务。
知识点:NULL
问题 354:【人口】每人布建若干名治安信息员,在特定对象中物建至少( )名治安耳目,有针对性加强案事件线索苗头收集
A、1
B、2
C、3
D、4
确认
答案:A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八条 社区民警收集社情民意,应当落实以下措施:(三)每人布建若干名治安信息员,在特定对象中物建至少一名治安耳目,有针对性加强案事件线索苗头收集
知识点:NULL
问题 355:【人口】每( )与社区(村)书记、治保会主任联系见面,了解社情民意、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
A、周
B、月
C、季度
D、年
确认
答案:A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八条 社区民警收集社情民意,应当落实以下措施:(四)每周与社区(村)书记、治保会主任联系见面,了解社情民意、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
知识点:NULL
问题 356:【人口】每( )与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重点行业场所安全负责人见面,通报治安动态,部署情况线索收集任务
A、周
B、月
C、季度
D、年
确认
答案:B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八条 社区民警收集社情民意,应当落实以下措施:(五)每月与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重点行业场所安全负责人见面,通报治安动态,部署情况线索收集任务
知识点:NULL
问题 357:【人口】每( )向辖区居民报告一次治安情况,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A、周
B、月
C、季度
D、年
确认
答案: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八条 社区民警收集社情民意,应当落实以下措施:(六)每季度向辖区居民报告一次治安情况,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知识点:NULL
问题 358:【人口】社区民警可以指导( )定期查访监督家庭暴力加害人执行告诫制度情况,根据有关规定对特定对象进行帮教转化
A、村(居)民委员会
B、街道办
C、物业
D、治保会
确认
答案: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五十五条 (四)组建最小应急单元、“十户联防”等群众性应急联动小组,加强培训演练,先期处置突发案事件。社区民警可以指导(治保会)定期查访监督家庭暴力加害人执行告诫制度情况,根据有关规定对特定对象进行帮教转化。
知识点:NULL
问题 359:【人口】社区民警应当如实记录监督检查情况,对存在治安隐患的,可以当场责令限期整改,并处( )。作出决定后的( )小时内,应当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A、罚款;12
B、罚款;24
C、警告;12
D、警告;24
确认
答案: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六十一条 社区民警应当如实记录监督检查情况,对存在治安隐患的,可以当场责令限期整改,并处(警告)。作出决定后的(二十四)小时内,应当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对单位提出的书面延期整改申请,社区民警应当进行审查并报所决定是否同意延期。
知识点:NULL
问题 360:【人口】社区民警应当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就地接处辖区内的( ),认真做好治安调解,依托基层治理平台积极参与多元化解,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A、五类侵财警情
B、娼赌警情
C、矛盾纠纷警情
D、电信网络诈骗警情
确认
答案: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二条 社区民警应当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就地接处辖区内的(矛盾纠纷警情),认真做好治安调解,依托基层治理平台积极参与多元化解,促进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
知识点:NULL
问题 361:【人口】对跨辖区矛盾纠纷,原则上以( )为主,现住地、户籍地配合,共同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A、居住地
B、事发地
确认
答案:B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四条 (三)对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矛盾纠纷重复报警,可能导致“民转刑”或者引发个人极端暴力案件、群体性事件的,应当及时将矛盾纠纷及其调处情况、风险隐患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社区民警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治安调解,促成当事人达成并履行协议。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不履行的,报所予以依法处理。对跨辖区矛盾纠纷,原则上以(事发地)为主,现住地、户籍地配合,共同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知识点:NULL
问题 362:【人口】对发现的扬言报复社会他人的人员、家庭暴力加害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应当及时标注为( )采取帮教转化措施。
A、重点对象
B、关注对象
C、特定对象
D、管控对象
确认
答案: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五条 社区民警对分流处理的矛盾纠纷,应当及时了解化解进展情况。对当事人重复报警的矛盾纠纷,社区民警应当跟进回访,掌握动向,加强梳理分析。对发现的扬言报复社会他人的人员、家庭暴力加害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和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应当及时标注为(特定对象)采取帮教转化措施。
知识点:NULL
问题 363:【人口】专职社区民警可以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办理适用( )的行政案件,原则上不承担刑事案件侦查、治安案件查处任务。
A、简易程序和治安调解
B、简易程序
C、治安调解
确认
答案:A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九条 (五)按照要求联系回访受害人或者当事人,依法依规办理行政案件。专职社区民警可以结合社区警务工作办理适用(简易程序和治安调解)的行政案件,原则上不承担刑事案件侦查、治安案件查处任务。
知识点:NULL
问题 364:【人口】结合社情民意收集,社区民警应当( )在一定范围内向辖区群众代表报告一次总体工作情况,回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A、每周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年
确认
答案: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九十六条 结合社情民意收集,社区民警应当(每季度)在一定范围内向辖区群众代表报告一次总体工作情况,回答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知识点:NULL
问题 365:【人口】保持社区民警相对稳定,原则上在同一警务区工作不少于( )年,未经县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批准,不得随意抽调社区民警、辅警参与专项工作。
A、1
B、2
C、3
D、5
确认
答案: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一百一十条 加强社区民警队伍建设,优化年龄结构,实现“老、中、青”合理搭配。保持社区民警相对稳定,原则上在同一警务区工作不少于(五)年,未经县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批准,不得随意抽调社区民警、辅警参与专项工作。
知识点:NULL
问题 366:【人口】社区民警主要职责是:
A、管理实有人口
B、掌握社情民意
C、组织安全防范
D、维护社区秩序
E、服务辖区群众
F、采集标准地址
确认
答案:A,B,C,D,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条 社区民警是社区警务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直接责任人,主要职责是:管理实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意、组织安全防范、维护社区秩序、服务辖区群众。各级公安机关应当结合以上职责,明确社区警务工作规定任务、指令任务、推送任务清单,建立准入机制,推广应用任务标准件,细化工作标准,完善操作流程,建设应用标准统一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块,提高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实现基础工作指标可量化、过程可控制、成效可评价。
知识点:NULL
问题 367:【人口】“两队一室”指的是:
A、社区警务队
B、见义勇为工作室
C、案件办理队
D、综合指挥室
确认
答案:A,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五条 坚持社区民警专职化,警力较多的派出所设置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和综合指挥室(简称“两队一室”),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比应当在百分之四十以上。未实行“两队一室”的派出所实施社区民警全员化,所有民警包联一至多个行政村(社区)。
知识点:NULL
问题 368:【人口】属于社区警务团队力量的是?
A、辅警
B、警务助理
C、治保会成员
D、网格员
E、保安员
F、民间公益组织
确认
答案:A,B,C,D,E,F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十二条 社区民警应当以警务区为单位,组建一支以辅警、警务助理、治保会成员、网格员、保安员为骨干,以“双报到”党员、治安积极分子、民间公益组织以及各方社会力量为补充的社区警务团队。
知识点:NULL
问题 369:【人口】采用()手段,对社区警务团队进行()动态管理?
A、信息化
B、实人
C、实时
D、实名
E、实号
F、实数
确认
答案:A,B,D,E,F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十七条 采用信息化手段,对社区警务团队进行实人、实名、实号、实数动态管理。
知识点:NULL
问题 370:【人口】社区警务室是社区民警驻社区工作的(),是社区警务团队开展活动的(),是近距离联系服务群众的()。
A、落脚点
B、集中点
C、窗口
D、地点
E、集结点
确认
答案:A,C,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十九条 社区警务室是社区民警驻社区工作的落脚点,是社区警务团队开展活动的集结点,是近距离联系服务群众的窗口。
知识点:NULL
问题 371:【人口】加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有哪些内容?
A、明确警务室外观式样
B、明确警务室外观标准
C、加强警地融合
D、统一管理制度
E、规范装备配备
确认
答案:A,B,D,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二十一条 加强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明确警务室外观式样及标准,统一管理制度、规范装备配备,原则上以所在社区或者行政村命名。
知识点:NULL
问题 372:【人口】“一管三防”指的是:
A、管控治安要素
B、防辖区发案
C、防涉稳事端
D、防治安事故
E、防风险隐患
F、防矛盾纠纷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二十三条 二十五名民警以上,或者十五名民警以上且辅警力量充足的派出所,设置“两队一室”,名称统一为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和综合指挥室。坚持“两队互为协同、一室支撑两队”,落实派出所主防责任,做好管控治安要素和防辖区发案、防涉稳事端、防治安事故(简称“一管三防”)等基础工作。专职社区民警较多的派出所,可以成立二至四支社区警务队。鼓励对相邻的“小、散、弱”派出所进行警力整合归并,达到条件的设置“两队一室”或者共建一个综合指挥室。
知识点:NULL
问题 373:【人口】“一标三实”指的是:
A、标准地址
B、实有人口
C、实有房屋
D、实有单位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二十六条 采集核录基础信息是社区民警的基本工作任务,是管理实有人口的重要勤务方式。坚持以房管人、以业管人,常态化开展辖区标准地址和实有人口、实有房屋、实有单位(简称“一标三实”)等基础信息采集核录,全面掌握辖区人口基本情况,服务公安实战和社区治理。
知识点:NULL
问题 374:【人口】社区民警对工作发现()的境外人员,及时报所并配合开展调查处理。
A、非法入境
B、非法居留
C、非法移民
D、非法就业
确认
答案:A,B,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三十四条 社区民警对工作发现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的境外人员,及时报所并配合开展调查处理。
知识点:NULL
问题 375:【人口】社区民警对辖区实有人口应当做到知晓()
A、家庭住址
B、联系方式
C、工作单位
D、生活来源和来历流向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三十五条 人口管理应当达到以下标准:(一)社区民警对辖区实有人口应当做到知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工作单位、生活来源和来历流向,工作一年以上知晓率(百分之六十)、两年以上(百分之八十)以上;
知识点:NULL
问题 376:【人口】以下属于特定对象的是()
A、宣传煽动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员;扬言报复社会他人的人员
B、故意犯罪刑满释放不满五年的人员;吸毒人员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家庭暴力加害人
D、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肇事肇祸精神病人
E、被取保候审人;被监视居住人
F、其他规定的人员
确认
答案:A,B,C,D,E,F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三十七条 特定对象包括以下人员:(一)宣传煽动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员;(二)扬言报复社会他人的人员;(三)故意犯罪刑满释放不满五年的人员;(四)吸毒人员;(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六)家庭暴力加害人;(七)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八)肇事肇祸精神病人;(九)被取保候审人;(十)被监视居住人;(十一)其他规定的人员。
知识点:NULL
问题 377:【人口】社区民警对辖区特定对象落实()工作措施:
A、调查了解。熟悉特定对象基本情况,掌握经济状况、交往人员、活动场所、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
B、重点关注。对预警推送人员在规定时限内面见,依法依规采取工作措施,必要的物建治安信息员或者参加专门工作小组持续关注
C、帮教转化。结合日常工作,分类采取法治教育、矫治教育、社区康复、安置帮教、救助帮扶、监督管理等措施,帮助特定对象遵纪守法、改过自新
D、核处干预。对异常情况及时落地核查处置,可以根据特定任务需要提请布控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条 社区民警对辖区特定对象落实以下工作措施:(一)调查了解。熟悉特定对象基本情况,掌握经济状况、交往人员、活动场所、现实表现和家庭情况;(二)重点关注。对预警推送人员在规定时限内面见,依法依规采取工作措施,必要的物建治安信息员或者参加专门工作小组持续关注;(三)帮教转化。结合日常工作,分类采取法治教育、矫治教育、社区康复、安置帮教、救助帮扶、监督管理等措施,帮助特定对象遵纪守法、改过自新;(四)核处干预。对异常情况及时落地核查处置,可以根据特定任务需要提请布控。社区民警落实调查了解、重点关注和核处干预情况,按规定及时反馈或者报告。基础管控中心将工作结果评估后计入赋分。
知识点:NULL
问题 378:【人口】社区民警应当注意排查辖区()类型的人员
A、投资失败
B、生活失意
C、心理失衡
D、关系失和
E、精神失常
F、年少失管人员
确认
答案:A,B,C,D,E,F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一条 社区民警应当注意排查辖区投资失败、生活失意、心理失衡、关系失和、精神失常、年少失管人员,关注苗头动向,及时发现扬言报复社会他人的人员。
知识点:NULL
问题 379:【人口】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社区民警应当在罪犯报到时,向()宣布其()
A、罪犯及其所在单位
B、居住地基层组织
C、其犯罪事实
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E、罪犯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确认
答案:A,B,C,D,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一条 (四)对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社区民警应当在罪犯报到时,向罪犯及其所在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宣布其犯罪事实、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以及罪犯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并监督罪犯遵守,每月督促罪犯报告一次活动情况。对违反规定、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依法可以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知识点:NULL
问题 380:【人口】涉及家庭暴力的查访对象包括()。
A、加害人
B、受害人
C、共同居住人
D、其他知情人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一条 (五)对家庭暴力加害人,在送达告诫书后(七日)内,社区民警应当进行查访,监督其不再实施家庭暴力。首次查访未发现再次实施家庭暴力的,每(三个月)进行一次查访。连续(三次)未发现加害人再次实施家庭暴力的,不再查访。查访发现加害人再次实施家庭暴力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查访对象包括(加害人)、(受害人),还可以视情查访(共同居住人)及(其他知情人)。
知识点:NULL
问题 381:【人口】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病情不稳定、不规律服药、无监护或者弱监护、无关爱帮扶小组或者履职不到位、无能力承担基本治疗费用的,派出所应当报告(),基础管控中心应当通报()。
A、基层政府
B、社区居委会
C、有关部门
D、分管领导
确认
答案:A,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一条 (七)对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病情不稳定、不规律服药、无监护或者弱监护、无关爱帮扶小组或者履职不到位、无能力承担基本治疗费用的,派出所应当报告基层政府,基础管控中心应当通报有关部门。
知识点:NULL
问题 382:【人口】社区民警根据上级要求,收集哪些社情民意:
A、辖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基本情况
B、辖区群众特别是相关代表性人物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政策措施、热点问题的关切、看法和反映
C、可能向社会稳定领域传导的群体情绪
D、涉及国计民生、群众利益的意见和呼声
E、其他需要社区民警收集的社情民意
确认
答案:A,B,C,D,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四条 社区民警根据上级要求,收集以下社情民意:(一)辖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基本情况;(二)辖区群众特别是相关代表性人物对国内外重大事件、政策措施、热点问题的关切、看法和反映;(三)可能向社会稳定领域传导的群体情绪;(四)涉及国计民生、群众利益的意见和呼声;(五)其他需要社区民警收集的社情民意。对上述社情民意的收集要求,由上级公安机关和警种、部门提出,通过基础管控中心下达。
知识点:NULL
问题 383:【人口】社区民警在日常工作中,需要重点发现哪些线索?
A、涉政涉邪涉恐等问题线索
B、涉及违法犯罪的问题线索
C、能引发个人极端暴力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线索
D、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
E、可能发生治安灾害事故的风险隐患
F、可能引发涉警负面舆情的苗头线索
G、社区民警认为应当收集的其他情况线索
确认
答案:A,B,C,D,E,F,G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五条 社区民警结合日常工作,重点发现以下情况线索:(一)涉政涉邪涉恐等问题线索;(二)涉及违法犯罪的问题线索;(三)可能引发个人极端暴力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苗头线索;(四)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点和突出治安问题;(五)可能发生治安灾害事故的风险隐患;(六)可能引发涉警负面舆情的苗头线索;(七)社区民警认为应当收集的其他情况线索。
知识点:NULL
问题 384:【人口】社区民警收集社情民意,应当落实哪些措施?
A、广泛设立警民联系箱,张贴警民联系卡,接收群众举报投诉和意见建议
B、定期定量进行入户走访,了解社情民意
C、每人布建若干名治安信息员,在特定对象中物建至少一名治安耳目,有针对性加强案事件线索苗头收集
D、每周与社区(村)书记、治保会主任联系见面,了解社情民意、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
E、每月与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重点行业场所安全负责人见面,通报治安动态,部署情况线索收集任务
F、每季度向辖区居民报告一次治安情况,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G、根据上级要求,组织问卷调查,向辖区有关方面代表性人物了解社情民意
确认
答案:A,B,C,D,E,F,G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四十八条 社区民警收集社情民意,应当落实以下措施:(一)广泛设立警民联系箱,张贴警民联系卡,接收群众举报投诉和意见建议;(二)定期定量进行入户走访,了解社情民意;(三)每人布建若干名治安信息员,在特定对象中物建至少一名治安耳目,有针对性加强案事件线索苗头收集;(四)每周与社区(村)书记、治保会主任联系见面,了解社情民意、风险隐患和矛盾纠纷;(五)每月与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重点行业场所安全负责人见面,通报治安动态,部署情况线索收集任务;(六)每季度向辖区居民报告一次治安情况,听取居民意见建议;(七)根据上级要求,组织问卷调查,向辖区有关方面代表性人物了解社情民意。鼓励社区民警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加强与辖区群众、社情民意收集网络的联系。
知识点:NULL
问题 385:【人口】以下属于社区民警指导或带领群防群治组织开展的工作是?
A、信息收集
B、矛盾化解
C、巡逻防控
D、防范宣传
E、隐患排查
F、先期应急处突工作
G、参与平安创建活动
确认
答案:A,B,C,D,E,F,G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五十五条 社区民警指导或者带领群防群治组织,开展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巡逻防控、防范宣传、隐患排查和先期应急处突工作,参与平安创建活动。
知识点:NULL
问题 386:【人口】派出所指导监督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贯彻哪些方针?
A、预防为主
B、隐患排查
C、单位负责
D、防范宣传
E、突出重点
F、保障安全
确认
答案:A,C,E,F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五十七条 派出所负责除上级公安机关和行业公安机关直接管理的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以外的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简称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的指导监督。派出所指导监督单位内部治安保卫工作,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具体监督检查工作由社区民警承担。上级公安机关直接管理的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单位内部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以及对防范恐怖袭击的重点目标管理单位履行职责情况的监督检查,由有关部门、警种依法依规进行,派出所可以根据规定予以协助。
知识点:NULL
问题 387:【人口】对指导监督职责范围内的单位,社区民警监督检查哪些事项?
A、单位制定内部治安保卫制度情况
B、单位设置治安保卫机构和配备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情况,自行招用保安员备案情况和开展保安服务情况
C、单位落实出入登记、守卫看护、巡逻检查、重要部位重点保护、治安隐患排查处理等内部治安保卫措施情况
D、单位治安防范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维护情况
E、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人员接受有关法律知识和治安保卫业务、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考核情况
F、其他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
确认
答案:A,B,C,D,E,F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五十八条 对指导监督职责范围内的单位,社区民警监督检查下列事项:(一)单位制定内部治安保卫制度情况;(二)单位设置治安保卫机构和配备专职、兼职治安保卫人员情况,自行招用保安员备案情况和开展保安服务情况;(三)单位落实出入登记、守卫看护、巡逻检查、重要部位重点保护、治安隐患排查处理等内部治安保卫措施情况;(四)单位治安防范设施的建设、使用和维护情况;(五)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人员接受有关法律知识和治安保卫业务、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考核情况;(六)其他依法应当监督检查的内容。
知识点:NULL
问题 388:【人口】对指导监督职责范围内的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社区民警监督检查哪些事项?
A、治安保卫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报主管公安机关备案情况
B、治安保卫重要部位确定情况
C、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治安保卫重要部位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并实施重点保护情况
D、制定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及组织演练情况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对指导监督职责范围内的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社区民警还应当对下列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一)治安保卫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报主管公安机关备案情况;(二)治安保卫重要部位确定情况;(三)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治安保卫重要部位设置必要的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并实施重点保护情况;(四)制定单位内部治安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及组织演练情况。
知识点:NULL
问题 389:【人口】哪些属于社区民警监督职责范围内的单位检查的标准?
A、开展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对重点单位每季度不少于两次
B、开展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对重点单位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C、隐患整改按期复查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D、隐患整改按期复查率百分之百
E、隐患整改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报告、通报率百分之百
确认
答案:B,C,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六十二条 对指导监督职责范围内的单位,社区民警监督检查应当达到以下标准:(一)开展定期检查,每年不少于一次,对重点单位每季度不少于一次;(二)隐患整改按期复查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三)隐患整改未达到规定要求的报告、通报率百分之百。
知识点:NULL
问题 390:【人口】以下哪些是智能安防建设应用的标准?
A、督促智能安防设施设备完好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B、督促智能安防设施设备完好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C、校园周边治安识别圈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五以上
D、校园周边治安识别圈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以上
E、智能安防单元内部可防性案件预警核查率百分之九十五、可回溯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F、智能安防单元内部可防性案件预警核查率百分之九十、可回溯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确认
答案:B,C,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六十五条 社区民警在上级公安机关指导支持下,加强智能安防建设应用,应当达到以下标准:(一)督促智能安防设施设备完好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二)校园周边治安识别圈覆盖率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三)智能安防单元内部可防性案件预警核查率百分之九十五、可回溯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知识点:NULL
问题 391:【人口】纳入社区民警治安管理的场所有哪些?
A、娱乐服务场所
B、特种行业
C、危险物品
D、重点管理行业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六十七条 社区民警应当依法依规将辖区内的(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和(重点管理行业)纳入治安管理,督促已经许可或者备案从业单位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治安检查,依法查处取缔非法经营活动、查禁收缴违禁物品,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案件、治安灾害事故。
知识点:NULL
问题 392:【人口】哪些治安管理的场所是有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明确规定的?
A、歌舞、游艺和酒吧、网吧、演艺、按摩、洗浴、足浴、美容美发、棋牌室等娱乐服务场所
B、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等特种行业,以及重点管理的寄递物流、典当业、旧货业、汽车租赁、机动车修理业、开锁业、印刷业等
C、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器具、散装汽油等危险物品及其从业单位
D、无人驾驶航空器、网约房、电竞酒店、3D打印单位、露营(房车)基地、剧本杀、密室逃脱、网红孵化经营机构等需要纳入管理的新兴重点行业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六十八条 纳入治安管理的场所、行业、物品,应当是有法律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明确规定的以下工作对象:(一)歌舞、游艺和酒吧、网吧、演艺、按摩、洗浴、足浴、美容美发、棋牌室等娱乐服务场所;(二)旅馆业、公章刻制业等特种行业,以及重点管理的寄递物流、典当业、旧货业、汽车租赁、机动车修理业、开锁业、印刷业等;(三)枪支弹药、爆炸物品、剧毒化学品、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易制毒化学品、管制器具、散装汽油等危险物品及其从业单位;(四)无人驾驶航空器、网约房、电竞酒店、3D打印单位、露营(房车)基地、剧本杀、密室逃脱、网红孵化经营机构等需要纳入管理的新兴重点行业。社区民警应当在治安检查中,依法查禁淫秽色情、自杀自残、暴力暴恐、宣扬邪教和危害国家政治安全出版物等违禁物品。对辖区内场所、行业和单位聘用的保安员,社区民警可以依法依规检查持有保安员证、规范着装、佩带保安服务标志、携带装备、履行保安服务职责等情况。
知识点:NULL
问题 393:【人口】社区民警应当依法依规对辖区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和重点管理行业开展哪些检查?
A、定期检查
B、平台抽查
C、临时检查
D、专项检查
确认
答案:A,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六十九条 社区民警应当依法依规对辖区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和重点管理行业开展定期检查、临时检查、专项检查。
知识点:NULL
问题 394:【人口】社区民警应当依法依规对辖区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和重点管理行业开展哪些检查内容?
A、经营许可证、备案、营业执照及其登记项目变更等情况
B、许可条件符合情况
C、实名登记、物品登记、过机安检、来源流向登记等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娱乐服务场所设施合规、危险物品储存使用场所治安防范要求达标和保安人员配备情况
D、有关人员禁入禁业、强制报告、地点设置、经营内容等管理要求落实情况
确认
答案:A,B,C,D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六十九条 社区民警应当依法依规对辖区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和重点管理行业开展定期检查、临时检查、专项检查。检查包括以下相关内容:(一)经营许可证、备案、营业执照及其登记项目变更等情况;(二)许可条件符合情况;(三)实名登记、物品登记、过机安检、来源流向登记等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以及娱乐服务场所设施合规、危险物品储存使用场所治安防范要求达标和保安人员配备情况;(四)有关人员禁入禁业、强制报告、地点设置、经营内容等管理要求落实情况。对上级公安机关通报、群众反映的问题,应当随时检查,认真处理,及时反馈。
知识点:NULL
问题 395:【人口】社区治安管理的要求是?
A、及时摸清辖区内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和重点管理行业底数,依法依规纳入治安管理
B、纳入治安管理应当定期检查
C、治安隐患整改或者处罚到位
D、纳入治安管理应当平台抽查
确认
答案:A,B,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一条 社区民警开展社区治安管理,应当达到以下要求:(一)及时摸清辖区内娱乐服务场所、特种行业、危险物品从业单位和重点管理行业底数,依法依规纳入治安管理;(二)纳入治安管理应当定期检查;(三)治安隐患整改或者处罚到位。
知识点:NULL
问题 396:【人口】社区民警对现场调处矛盾纠纷不成功的,按照()要求推动化解:
A、对一般民间纠纷,社区民警应当进行法治教育,可以告知或者引导当事人接受人民调解员化解,化解工作可以在派出所或者社区警务室的调解室进行,或者分流到基层治理平台
B、对专业性矛盾纠纷,社区民警可以联动专业调解人员化解,或者告知当事人寻求专业调解组织化解或者向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申请处理
C、对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矛盾纠纷重复报警,可能导致“民转刑”或者引发个人极端暴力案件、群体性事件的,应当及时将矛盾纠纷及其调处情况、风险隐患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D、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社区民警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治安调解,促成当事人达成并履行协议。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不履行的,报所予以依法处理。
E、对跨辖区矛盾纠纷,原则上以事发地为主,现住地、户籍地配合,共同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确认
答案:A,B,C,D,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四条 对社区民警发现报告或者进入警情渠道的矛盾纠纷,属于非警务事项的,应当分流到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处理。对指令和推送社区民警干预化解的,应当积极干预,可以现场调处的就地化解。对现场调处不成功的,按照以下要求推动化解:(一)对一般民间纠纷,社区民警应当进行法治教育,可以告知或者引导当事人接受人民调解员化解,化解工作可以在派出所或者社区警务室的调解室进行,或者分流到基层治理平台;(二)对专业性矛盾纠纷,社区民警可以联动专业调解人员化解,或者告知当事人寻求专业调解组织化解或者向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申请处理;(三)对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矛盾纠纷重复报警,可能导致“民转刑”或者引发个人极端暴力案件、群体性事件的,应当及时将矛盾纠纷及其调处情况、风险隐患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社区民警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治安调解,促成当事人达成并履行协议。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不履行的,报所予以依法处理。对跨辖区矛盾纠纷,原则上以事发地为主,现住地、户籍地配合,共同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知识点:NULL
问题 397:【人口】哪些行为社区民警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治安调解,促成当事人达成并履行协议?
A、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
B、盗窃他人财物
C、损毁他人财物
D、打架斗殴
确认
答案:A,C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四条 对社区民警发现报告或者进入警情渠道的矛盾纠纷,属于非警务事项的,应当分流到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处理。对指令和推送社区民警干预化解的,应当积极干预,可以现场调处的就地化解。对现场调处不成功的,按照以下要求推动化解:(一)对一般民间纠纷,社区民警应当进行法治教育,可以告知或者引导当事人接受人民调解员化解,化解工作可以在派出所或者社区警务室的调解室进行,或者分流到基层治理平台;(二)对专业性矛盾纠纷,社区民警可以联动专业调解人员化解,或者告知当事人寻求专业调解组织化解或者向仲裁机构、人民法院申请处理;(三)对因婚恋、家庭、邻里、债务等矛盾纠纷重复报警,可能导致“民转刑”或者引发个人极端暴力案件、群体性事件的,应当及时将矛盾纠纷及其调处情况、风险隐患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对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社区民警可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治安调解,促成当事人达成并履行协议。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不履行的,报所予以依法处理。对跨辖区矛盾纠纷,原则上以事发地为主,现住地、户籍地配合,共同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知识点:NULL
问题 398:【人口】社区民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标准是?
A、干预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了解和跟进回访率百分之九十以上
B、干预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了解和跟进回访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C、辖区重复矛盾纠纷发现标注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D、辖区重复矛盾纠纷发现标注率百分之百
E、特定对象发现标注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确认
答案:B,C,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六条 社区民警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应当达到以下标准:(一)干预化解的矛盾纠纷,及时了解和跟进回访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二)辖区重复矛盾纠纷发现标注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三)特定对象发现标注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知识点:NULL
问题 399:【人口】以下哪些社区案事件,社区民警必到现场?
A、社区发生刑事案件
B、社区发生治安案件
C、社区发生治安灾害事故
D、社区发生
E、社区发生群体性事件
确认
答案:A,B,C,E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七条 社区发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群体性事件,社区民警必到现场,主动参与重大案事件先期处置和调查,认真研究堵塞防范漏洞,并做好跟进回访工作,及时发现、防止发生次生风险危害。对辖区无现场或者现场灭失的案件,社区民警应当尽快了解案件情况,按照要求与受害人或者当事人联系回访,根据指令对涉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进行见面劝阻。上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辖区警情、案事件办理情况同步向社区民警推送机制,不得向社区民警下达办理案件或者打击处理指标。
知识点:NULL
问题 400:【人口】案事件发生后,社区民警可以指挥或者协调()先期到场,配合开展处置工作
A、社区警务团队
B、基层组织负责人
C、社会工作者
D、小区物业
确认
答案:A,B
解析:《社区警务工作规范(试行)》第七十八条 案事件发生后,社区民警可以指挥社区警务团队或者协调基层组织负责人先期到场,配合开展处置工作。
知识点:NULL
上一页
下一页
gsc@ly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