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导航
🏠 返回题库列表
4.人民警察法题库
共 98 题,第 1 页(每页显示 50 题)
问题 1: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奖励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光荣称号。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1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个人或者集体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特殊贡献的,给予奖励。奖励分为:嘉奖、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知识点:人民警察的奖励种类和措施
问题 2: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1条第2款规定,对受奖励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提前晋升警衔,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知识点:人民警察的奖励种类和措施
问题 3: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50条规定: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侵犯公民或者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赔偿。
知识点:违反人民警察法的法律责任形式—执行职务造成损害的赔偿
问题 4:对受处分的人民警察,应当同时降低或取消警衔。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48条规定:人民警察有本法第二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对受行政处分的人民警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降低警衔、取消警衔。对违反纪律的人民警察,必要时可以对其采取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措施。
知识点:违反人民警察法的法律责任形式—降低警衔或取消警衔
问题 5: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同级公安机关督察部门报告。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3条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知识点:拒绝执行指令的适用条件—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指令如何执行
问题 6: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在执法活动中作出的错误决定,应当责令下级公安机关予以纠正,不能直接予以撤销。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43条规定:人民警察的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执法活动进行监督,发现其作出的处理或者决定有错误的,应当予以撤销或者变更。
知识点: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的规定—上级的执法监督
问题 7:某派出所所长认为当地镇政府下达的要求派出所参加殡葬改革中“起尸火化”联合执法活动的指令超越人民警察的职责范围,他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第33条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知识点: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的规定;拒绝执行指令的适用条件—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指令如何执行
问题 8: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知识点: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的规定—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如何执行
问题 9:具有法律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是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必备条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8条规定: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二)具有政法工作经验和一定的组织管理、指挥能力;(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四)经人民警察院校培训,考试合格。
知识点: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担任领导职务的要求
问题 10:年满22周岁的公民才能担任人民警察。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6条规定:担任人民警察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二)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四)身体健康;(五)具有高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六)自愿从事人民警察工作。
知识点:录用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年龄要求
问题 11:人民警察不得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2条规定:人民警察不得有下列行为:(一)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参加非法组织,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参加罢工;(二)泄露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三)弄虚作假,隐瞒案情,包庇、纵容违法犯罪活动;(四)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人犯;(五)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搜查他人的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六)敲诈勒索或者索取、收受贿赂;(七)殴打他人或者唆使他人打人;(八)违法实施处罚或者收取费用;(九)接受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请客送礼;(十)从事营利性的经营活动或者受雇于任何个人或者组织;(十一)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十二)其他违法乱纪的行为。
知识点: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参加营利活动的规定
问题 12:人民警察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1条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人民警察应当积极参加抢险救灾和社会公益工作。
知识点: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解决纠纷的义务
问题 13:民警刘某下班回家路上听见有人在呼叫“有人抢劫”,由于已经下班,刘某可以不履行职责。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法履行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责。民警刘某虽已下班,但听到“有人抢劫”的呼叫后仍然应当履行其制止违法犯罪的职责。因此,本题错误。
知识点:人民警察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
问题 14: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9条规定: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遇有其职责范围内的紧急情况,应当履行职责。
知识点:非工作时间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规定—履行职责条件
问题 15:民警在现场管制时,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可以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7条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知识点:现场管制权的相关规定—对拒不服从的人员的处理
问题 16: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实行现场管制,必须报经省级公安机关和市级人民政府批准。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7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
知识点:现场管制权的相关规定—交通管制的审批
问题 17:公安派出所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决定实行交通管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前款规定,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知识点:交通管制权的适用条件和审批机关—交通管制的具体内容
问题 18: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有关组织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由该组织自行承担修复费用。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知识点:优先通行权和优先使用权的适用条件—造成损失的处理
问题 19:紧急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但使用私人交通工具必须事先征得个人同意。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知识点:优先通行权和优先使用权的适用条件—优先使用权的程序
问题 20:对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最高处罚为警告、罚款或者其他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解析:《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9条规定: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三)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最高处罚为警告、罚款或者其他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
知识点: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不得适用继续盘问的条件
问题 21:民警李某认为赵某有违法犯罪嫌疑且身份不明,可以直接决定对其继续盘问48小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2款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民警李某不能直接决定适用48小时,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因此,本题错误。
知识点: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
问题 22: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被送入候问室之时起不得超过24小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
知识点: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继续盘问的时限
问题 23:人民警察对有违反公安行政管理嫌疑的人员,可以直接带至公安机关继续盘问。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一)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二)有现场作案嫌疑的;(三)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四)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
知识点: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继续盘问的条件
问题 24:陈某精神病发作期间,在甲县汽车站持刀砍伤5人、砍死1人,甲县公安局决定将其送往指定的场所加以监护。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刑事诉讼法》第284条规定: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经法定程序鉴定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可以予以强制医疗。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问题 25: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网络管理
问题 26: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维护国(边)境秩序
问题 27:管理国籍事务,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管理国籍
问题 28: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警卫
问题 29: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
A、必须执行
B、应当立即执行
C、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D、可以变通执行
确认
答案:C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3条规定: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知识点:拒绝执行指令的适用条件—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指令如何执行
问题 30:所长甲指派民警乙对一起殴打他人案件开展调查,民警乙认为所长甲与被打人员有亲属关系,对所长的命令,()。
A、必须执行
B、可以变通执行
C、可以暂缓执行
D、可以拒绝执行,并向上级机关报告
确认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32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人民警察认为决定和命令有错误的,可以按照规定提出意见,但不得中止或者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执行决定和命令的后果由作出决定和命令的上级负责。
知识点:执行上级的决定和命令的规定——认为命令有错的执行
问题 31: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备()知识。
A、治安管理专业
B、侦查专业
C、法律专业
D、行政管理专业
确认
答案:C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8条规定: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人员,应当具有法律专业知识。
知识点:担任人民警察领导职务的条件
问题 32:曾被()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A、辞退
B、撤职
C、开除党籍
D、开除公职
确认
答案:D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6条规定:曾被开除公职的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知识点: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
问题 33:曾受过()的人员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A、行政处罚
B、刑事处罚
C、罚款
D、行政处分
确认
答案:B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26条规定: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不得担任人民警察。
知识点:不得担任人民警察的情形
问题 34:下列关于人民警察履行义务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民警张某在日常设卡检查时,遇有孕妇魏某临产去医院的求助,立即予以救助
B、民警钱某在派出所值班期间接到辖区居民因琐事发生斗殴的警情,立即出警处理
C、民警赵某对前来请求帮助的债权债务关系人,告知其自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D、民警孙某值班期间遇有犯罪嫌疑人前来投案,由于本单位没有管辖权,告诉其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投案
确认
答案:D
解析:(1)《人民警察法》第21条第1款规定,人民警察遇到公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侵犯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应当立即救助;对公民提出解决纠纷的要求,应当给予帮助;对公民的报警案件,应当及时查处。(2)根据《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解决民事纠纷不属于人民警察的职责。对于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管辖的,应告知其到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66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应当立即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
知识点: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问题 35:以下关于交通管制和现场管制,说法错误的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在必要时实行交通管制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对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实行现场管制
C、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照规定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
D、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依照规定采取强行驱散、强行带离现场等现场管制措施
确认
答案:B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照上述规定,可以采取相应的交通管制措施。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7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突发事件,可以根据情况实行现场管制。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依照上述规定,可以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并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立即予以拘留。
知识点:交通管制权和现场管制权
问题 3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
A、戒严
B、部分地区戒严
C、交通管制
D、现场管制
确认
答案:C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5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的区域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的通行或者停留,必要时可以实行交通管制。
知识点:交通管制权的适用条件和审批机关—管制的内容
问题 37:民警蔡某在追捕一名持枪驾车逃离的杀人犯时,遇到了市民金某开车路过。关于本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蔡某可以优先使用金某的汽车
B、蔡某使用后应当及时向金某归还汽车
C、蔡某所在的公安机关应当向金某支付适当的费用
D、如果使用车辆造成了损失,应由蔡某所在的公安机关予以补偿
确认
答案:D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本题中,蔡某因侦查犯罪需要可以优先使用金某的汽车,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的费用。如蔡某在使用中对金某的车辆造成损失,应当赔偿,而不是补偿。
知识点:人民警察优先使用交通工具
问题 38: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优先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民警曹某因紧急任务需要乘坐地铁时,经出示警官证,无需排队进站
B、民警彭某驾车追捕逃犯,遇有交通堵塞,可以优先通行
C、民警曾某为监控犯罪嫌疑人在某居民楼内的活动情况,可以优先租用该居民楼对面楼房内视野较好的出租屋
D、民警肖某因侦查犯罪需要使用田某的出租车后,无需向田某支付任何费用
确认
答案:D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民警执行紧急任务,可以优先乘坐交通工具。民警因履行职责紧急需要,可以优先通行。因侦查犯罪需要,可以优先使用建筑物。民警因侦查犯罪需要乘坐田某出租车,应当支付适当费用。
知识点:民警察优先通行权和优先使用权的适用条件
问题 39: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A、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B、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C、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后,向该人民警察追偿
D、由交通工具所有人承担
确认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国家赔偿法》第7条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知识点:优先通行权和优先使用权的适用条件—造成损失的处理
问题 40: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A、因履行职责的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
B、因履行职责的需要,经相对人同意
C、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相对人同意
D、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
确认
答案:D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3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知识点:优先通行权和优先使用权的适用条件—程序的规定
问题 41:下列关于继续盘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唐某身上发现大量假币,其不讲真实姓名,对唐某可以适用继续盘问
B、对韩某(15周岁)适用继续盘问不得超过8小时
C、不能在公安机关候问室对怀孕的冯某采取继续盘问
D、经县级公安机关主管负责人批准,对邓某(男,30周岁)继续盘问最长可以延长至48小时
确认
答案:B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1款、第2款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①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②有现场作案嫌疑的;③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④携带的物品有可能是赃物的。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唐某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可以适用继续盘问,对邓某继续盘问延长至48小时,符合上述规定。解析:《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10条第1款规定,对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适用继续盘问,必须在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的4小时以内盘问完毕,且不得送入候问室。韩某不满16周岁,继续盘问时间不得超过4个小时,冯某是孕妇,不能在公安机关候问室对其继续盘问。
知识点: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
问题 42:对下列()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A、丁某,刚满17周岁
B、吴某,正在怀孕
C、胡某,患有精神病
D、罗某,残疾人
确认
答案:C
解析:解析:《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9条规定:对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知识点: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问题 43:下列可以适用继续盘问的情形是()。
A、宋某杀死仇人唐某后到公安机关自首
B、许某入室盗窃被接到报警赶到的民警当场抓获
C、韩某携带大量假币乘车被查获且拒不交代身份信息
D、逃犯冯某使用身份证登记入住宾馆被民警抓获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第9条规定: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①有违反治安管理或者犯罪嫌疑,但未经当场盘问、检查的;②经过当场盘问、检查,已经排除违反治安管理和犯罪嫌疑的;③涉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法定最高处罚为警告、罚款或者其他非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的;④从其住处、工作地点抓获以及其他应当依法直接适用传唤或者拘传的;⑤已经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的;⑥明知其所涉案件已经作为治安案件受理或者已经立为刑事案件的;⑦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或者事件当事人的;⑧患有精神病、急性传染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的;⑨其他不符合本规定第8条所列条件的。宋某已经投案自首,不得适用继续盘问。许某在作案现场被当场抓获,应当依法适用传唤或拘传,不得适用继续盘问。韩某有作案嫌疑且身份不明,可以适用继续盘问。冯某系逃犯,说明其所涉的案件已经被立为刑事案件,故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知识点:《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
问题 44: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需要继续盘问的,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将继续盘问时间延长至()小时。
A、48
B、24
C、72
D、12
确认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知识点: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时限
问题 45: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继续盘问时限延长至48小时的,应当报()审批。
A、上一级公安机关
B、办案部门负责人
C、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
D、公安派出所所长
确认
答案:C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规定: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盘问、检查;经盘问、检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将其带至公安机关,经该公安机关批准,对其继续盘问:……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对于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通知其家属或者其所在单位。对于不批准继续盘问的,应当立即释放被盘问人。
知识点: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延长继续盘问时限
问题 46:对被盘问人的继续盘问时间自()之时起不超过24小时。
A、被盘问开始
B、安全检查结束
C、被关进候问室
D、带至公安机关
确认
答案:D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9条第2款规定:对被盘问人的留置时间自带至公安机关之时起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四十八小时,并应当留有盘问记录。
知识点:《公安机关继续盘问规定》继续盘问的适用条件、时限—时限
问题 47:甲县公安局民警李某认为已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精神病人陈某需要送往指定单位、场所加以监护,应当报经()批准。
A、县公安局
B、县政府
C、县卫生局
D、办案部门
确认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14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需要送往指定的单位、场所加以监护的,应当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保护性约束措施批准的部门
问题 48:下列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责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不负责管理外国人在中国旅行的有关事务
B、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执行刑罚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职责
C、负责管理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事务的机关是外交部
D、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不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
确认
答案:B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履行下列职责:(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三)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四)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五)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六)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七)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八)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九)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十)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十一)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十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十三)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十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执行刑罚
问题 49: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依法应履行的职责的有()。
A、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执行刑罚
B、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执行刑罚
C、对被判处没收财产的罪犯执行刑罚
D、对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
确认
答案:B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对被判处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执行刑罚。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执行刑罚
问题 50: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法定职责的是()。
A、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B、打击非法网络经营活动
C、引导文化市场秩序
D、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确认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法》第6条规定: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按照职责分工,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知识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权限—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上一页
下一页
gsc@ly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