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导航
🏠 返回题库列表
3.刑事诉讼法题库
共 454 题,第 5 页(每页显示 50 题)
问题 201: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变更为拘留、逮捕的,在变更的同时,对原强制措施()。
A、应当立即解除
B、可以补办手续解除
C、不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D、经请示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59条规定:取保候审变更为监视居住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变更为拘留、逮捕的,对原强制措施不再办理解除法律手续。
知识点:NULL
问题 202:下列案件中不符合拘留后提请批准逮捕的时间延长至30日的是()。
A、犯罪嫌疑人甲将邻居王某杀死,之前甲因抢劫被判刑10年,1年前刑满释放
B、犯罪嫌疑人乙从其居住地M县盗窃1辆摩托车后,逃至N市抢劫作案1起
C、犯罪嫌疑人丙两年间实施盗窃2起,敲诈勒索1起,诈骗2起,均构成犯罪
D、犯罪嫌疑人张某、赵某、吴某共同对一过路妇女实施强奸
确认
答案:A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91条第2款规定: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5条第3款规定: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作案。项中乙属于流窜作案;项中丙属于多次作案;项中张某、赵某、吴某属于结伙作案。
知识点:NULL
问题 20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拘留的羁押期限(包括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最长可以达到()日。
A、7
B、15
C、30
D、37
确认
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知识点:NULL
问题 204:下列对刑事诉讼中“流窜作案”解释错误的是()。
A、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
B、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继续作案
C、在居住地以外的市、县作案
D、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县继续作案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5条规定:本条规定的“流窜作案”,是指跨市、县管辖范围连续作案,或者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
知识点:NULL
问题 205:孙某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侦查中,其委托的律师田某要求会见在押的孙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孙某委托律师需要侦查部门许可
B、会见无须侦查机关许可
C、看守所应当在3日内安排会见
D、会见时,侦查机关可以派员在场
确认
答案:B
解析:(1)《刑事诉讼法》第34条第1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可见,委托律师无须批准。(2)《刑事诉讼法》第39条第3款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本案不属于上述犯罪案件。(3)《刑事诉讼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48小时。(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52条第1款规定,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公安机关不得监听,不得派员在场。
知识点:NULL
问题 206:刘某因涉嫌盗窃罪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的做法错误的是()。
A、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B、发现不应当拘留,立即将其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
C、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分,对其取保候审
D、因有碍侦查而不许可辩护律师会见刘某
确认
答案:D
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4条规定,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看守所凭释放通知书发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将其立即释放。、。(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77条第2款规定,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以及提请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49条第2款规定,对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恐怖活动犯罪案件,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刘某涉嫌盗窃罪,律师会见不需要经过批准。
知识点:NULL
问题 207:关于释放被刑事拘留的人,说法错误的是()。
A、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B、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释放
C、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可以先复议、复核,暂不释放
D、释放后,公安机关认为需要继续侦查的,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4条规定: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立即释放。《刑事诉讼法》第91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知识点:NULL
问题 208:下列关于刑事拘留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B、对被害人指认实施犯罪的人,可以先行拘留
C、刑事拘留由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D、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确认
答案:C
解析:(1)《刑事诉讼法》第85条第1款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2)《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有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可以先行拘留。(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21条第1款规定,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当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拘留证。(4)《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知识点:NULL
问题 209:下列情形,可以先行拘留的是()。
A、民警从甲的背包内发现沾有血迹的砍刀
B、乙对正在巡逻的民警出言不逊
C、丙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
D、丁作为目击证人拒绝提供证言
确认
答案:A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选项、、没有法律依据。
知识点:NULL
问题 210:下列不符合先行拘留条件的是()。
A、在场目睹的证人指认甲实施抢劫
B、民警在乙身上发现大量毒品
C、民警在丙的住处发现5盘黄色光碟
D、民警在丁的住处发现有假钞模板及大量假钞
确认
答案:C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82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选项中,丙不是犯罪嫌疑分子,不符合先行拘留的条件。
知识点:NULL
问题 211:王某涉嫌非法拘禁被逮捕后变更为监视居住,在监视居住期间违反监视居住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王某对被害人实施打击报复,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B、王某涉嫌失火罪,可以监视居住期间涉嫌重新犯罪提请批准逮捕
C、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情节严重,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D、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可以提请批准逮捕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32条规定:被监视居住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二)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三)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四)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的;(五)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的;(六)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知识点:NULL
问题 212:甲因涉嫌盗窃罪被监视居住,在监视居住期间实施下列行为,其中不可以提请批准逮捕的情形是()。
A、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
B、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
C、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
D、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32条规定:被监视居住人违反监视居住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请批准逮捕:(一)涉嫌故意实施新的犯罪行为的;(二)实施毁灭、伪造证据或者干扰证人作证、串供行为,足以影响侦查工作正常进行的;(三)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四)企图自杀、逃跑,逃避侦查的;(五)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的;(六)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情节严重的,或者两次以上未经批准,擅自会见他人或者通信的;(七)经传讯无正当理由不到案,情节严重的,或者经两次以上传讯不到案的。
知识点:NULL
问题 213: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监视居住强制措施,最长不超过()。
A、15天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18条规定: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知识点:NULL
问题 214:王某因涉嫌犯罪被某县公安局监视居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王某没有固定住处,公安局可以指定候问室为其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B、公安局可以要求王某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公安机关保存
C、如王某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则王某被监视居住的期限不折抵刑期
D、在侦查期间,不能对王某的通信进行监控
确认
答案:B
解析:(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08条第3款规定,公安机关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或者办公场所执行监视居住。候问室是公安机关专门的办案场所。(2)《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1款第6项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应当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3)《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4)《刑事诉讼法》第76条规定,在侦查期间,可以对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进行监控。
知识点:NULL
问题 215:下列情况中公安机关应当解除取保候审的是()。
A、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决定重新取保候审的
B、案件移送到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的
C、取保候审后被批准逮捕的
D、不够追究刑事责任转为治安管理处罚的
确认
答案:D
解析:参见《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55、158、159、160条。
知识点:NULL
问题 216:关于取保候审没收保证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决定没收5万元以上保证金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B、对没收保证金决定,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
C、被取保候审人在逃的,公安机关应待其到案后向其宣读没收保证金决定
D、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已过复议期限的,或者经上级公安机关复核后维持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指定的银行将没收的保证金按规定上缴国库,并在3日以内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
确认
答案:C
解析:(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3条第2款规定,决定没收5万元以上保证金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2)《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宣读没收保证金决定书时,应当告知如果对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服,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在5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5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一次。(3)《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4条第1款规定,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在3日以内向被取保候审人宣读,并责令其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名、捺指印;被取保候审人在逃或者具有其他情形不能到场的,应当向其成年家属、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或者单位、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宣布,由其成年家属、法定代理人、辩护人或者单位、居住地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的负责人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名。(4)《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6条规定,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已过复议期限,或者经上级公安机关复核后维持原决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通知指定的银行将没收的保证金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上缴国库,并在3日以内通知决定取保候审的机关。
知识点:NULL
问题 217:采取保证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起点数额为()。
A、500元
B、1000元
C、3000元
D、5000元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具体数额应当综合考虑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需要、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性质、情节、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以及犯罪嫌疑人的经济状况等情况确定。
知识点:NULL
问题 218: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对于已经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变更为取保候审,发现其违反取保候审有关规定,公安机关()。
A、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全部保证金
B、可以重新提请批准逮捕
C、应当先行拘留
D、不能变更为监视居住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2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在取保候审期间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公安机关应当根据其违反规定的情节,决定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其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给予治安管理处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其先行拘留。
知识点:NULL
问题 219:居住在甲地的王某,因涉嫌挪用公款罪被乙地检察院取保候审,在取保候审期间,王某若要离开甲地,应由()批准。
A、甲地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
B、乙地公安机关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
C、甲地检察院
D、乙地检察院
确认
答案:A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1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批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派出所在批准被取保候审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知识点:NULL
问题 220:被取保候审人甲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犯罪,关于其交纳的保证金说法错误的是()。
A、执行机关应当没收其交纳的保证金
B、执行机关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
C、如果是故意重新犯罪,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没收保证金
D、如果是过失重新犯罪,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退还保证金
确认
答案:A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8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没有违反本规定第八十五条、第八十六条规定:但在取保候审期间涉嫌重新故意犯罪被立案侦查的,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当暂扣其交纳的保证金,待人民法院判决生效后,根据有关判决作出处理。
知识点:NULL
问题 221:犯罪嫌疑人王某对没收取保候审保证金的决定不服,可以在()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A、3
B、5
C、7
D、10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5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宣读没收保证金决定书时,应当告知如果对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服,被取保候审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在五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七日以内作出决定。
知识点:NULL
问题 222:李某因涉嫌盗窃被取保候审,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可以责令李某遵守相关规定。下列对相关规定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
A、不得进入与盗窃活动等相关联的特定场所
B、不得从事与盗窃行为相关联的特定活动
C、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D、不得与证人会见或者以任何方式通信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6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决定取保候审时,还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一)不得进入与其犯罪活动等相关联的特定场所;(二)不得与证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同案犯以及与案件有关联的其他特定人员会见或者以任何方式通信;(三)不得从事与其犯罪行为等相关联的特定活动;(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知识点:NULL
问题 223:钱某是一起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采取了取保候审的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间,钱某应当遵守的是()。
A、未经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B、未经批准不得离开自己的住所
C、未经批准不得与他人通信
D、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确认
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71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24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解析:《刑事诉讼法》第75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知识点:NULL
问题 224:朱某涉嫌盗窃罪被取保候审,其朋友齐某作其保证人,朱某在取保候审期间,将盗窃工具交给齐某,让其帮忙销毁,齐某将工具藏起来后掩埋,侦查人员找齐某调查时,其否认此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齐某已不再具备保证人的条件
B、齐某没有尽到保证人的义务,只能对其罚款
C、依法追究齐某刑事责任
D、根据案情,依法对朱某变更强制措施或变更保证方式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9条规定:被保证人违反应当遵守的规定,保证人未履行保证义务的,查证属实后,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对保证人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03条规定: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根据案情变化,应当及时变更强制措施或者解除取保候审。
知识点:NULL
问题 225:以下关于对取保候审保证人的处罚做法正确的是()。
A、保证人许某对S县公安局对其作出的处罚不服,向上一级公安机关M市公安局提出复核,M市公安局审核后决定维持该处罚决定
B、犯罪嫌疑人赵某违反规定,擅自外出,保证人马某知情后向公安机关报告,但赵某一直未归,公安机关以马某未及时报告为由,对马某作出罚款的处罚
C、家住K县的犯罪嫌疑人杜某被L县公安局决定取保候审,其间,L县公安局发现杜某的保证人赵某未依法履行保证人义务,即告知K县公安局,由K县公安局决定对其处罚
D、保证人胡某替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石某隐藏犯罪工具和赃物,使石某逃避处罚,应当对胡某按照保证人的有关规定处以罚款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应当同时送交有关法律文书、被取保候审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等材料。《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00条规定:决定对保证人罚款的,保证人如果对罚款决定不服,可以在五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保证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五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一次。
知识点:NULL
问题 226:关于对刑事诉讼中保证人罚款及救济途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取保候审人宣布,并告知其交纳保证金或重新提出保证人
B、保证人对罚款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罚款决定书之日起5日内向作出取保候审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核
C、公安机关应当告知保证人如果对罚款决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D、对上级公安机关撤销或者变更对保证人的罚款决定的,下级公安机关必须执行
确认
答案:D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00条规定:决定对保证人罚款的,在三日以内向保证人宣布,告知其如果对罚款决定不服,可以在五日以内向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保证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五日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一次。对上级公安机关撤销或者变更罚款决定的,下级公安机关应当执行。
知识点:NULL
问题 227:家住乙县丁镇的刘某被甲县公安局决定取保候审,在乙县丁镇执行,朱某是其担保人。如朱某违反有关规定,应当处以罚款,则由()。
A、甲县公安局决定并执行
B、乙县公安局决定并执行
C、丁镇派出所决定并执行
D、甲县公安局决定处罚,乙县公安局执行处罚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采取保证人担保形式的,应当同时送交有关法律文书、被取保候审人基本情况、保证人基本情况等材料。
知识点:NULL
问题 228:下列不属于保证人应当承担的保证义务是()。
A、监督被保证人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相关规定
B、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C、发现被保证人已经发生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D、教育被保证人改邪归正
确认
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保证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一)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二)发现被保证人可能发生或者已经发生违反本法第六十九条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向执行机关报告。
知识点:NULL
问题 229:关于取保候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累犯一律不得取保候审
B、公安机关不得要求同一犯罪嫌疑人同时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得作为保证人
D、决定没收五万元以上保证金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确认
答案:A
解析:(1)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78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严重暴力犯罪以及其他严重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但犯罪嫌疑人具有本规定第77条第1款第3项、第4项规定情形的除外。错误,应当选。(2)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0条规定,对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正确,不应选。(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1条第3项规定,保证人必须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正确,不应选。(4)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93条第2款规定,决定没收五万元以上保证金的,应当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因此正确,不应选。
知识点:NULL
问题 230:尹某因与马某共同盗窃而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由于尹某家庭生活困难,父母和妻子均无任何收入,全家的生活全靠他一个人支撑,故申请取保候审。公安机关经审查认为,尹某可以取保候审。下列可以作为尹某的保证人的是()。
A、尹某的父母
B、尹某的妻子
C、尹某已经成家立业的姐姐
D、马某
确认
答案:C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保证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与本案无牵连;(二)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三)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尹某的父母和妻子没有收入,马某系尹某共犯,故都不能做保证人。
知识点:NULL
问题 231:下列关于取保候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1000元
B、对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
C、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办案部门不可以执行
D、被取保候审人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批准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0条规定:对同一犯罪嫌疑人,不得同时责令其提出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第83条规定: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起点数额为人民币一千元。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决定取保候审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的派出所执行。必要时,办案部门可以协助执行。第91条规定:被取保候审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有正当理由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的,应当经负责执行的派出所负责人批准。
知识点:NULL
问题 232:下列情形中,可以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是()。
A、犯罪嫌疑人甲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释放后第3年又犯故意伤害罪
B、犯罪嫌疑人乙以自残办法逃避侦查
C、犯罪嫌疑人丙涉嫌抢夺罪羁押期限届满,需要继续侦查
D、犯罪嫌疑人丁是某盗窃集团的主犯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7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第78条规定:对累犯,犯罪集团的主犯,以自伤、自残办法逃避侦查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
知识点:NULL
问题 233:甲县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盗窃案犯罪嫌疑人林某取保候审,负责执行的甲县公安局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后()以内,指定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派出所核实情况后执行。
A、7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88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决定取保候审的,负责执行的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指定被取保候审人居住地派出所核实情况后执行。
知识点:NULL
问题 234:吴某因涉嫌受贿罪被检察机关决定取保候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取保候审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保证金由检察机关收取
B、该取保候审应当由公安机关执行,保证金由公安机关委托银行代为收取
C、该取保候审应当由检察机关执行,保证金由检察机关委托银行代为收取
D、该取保候审应当由检察机关执行,保证金由公安机关收取
确认
答案:B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67条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该法72条规定: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将保证金存入执行机关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
知识点:NULL
问题 235:下列犯罪嫌疑人中,可以被取保候审的是()。
A、甲(男)抢劫致人重伤后自首,身体健康,羁押期限尚未届满
B、乙,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C、丙,符合逮捕条件,但已怀孕3个月
D、丁,符合逮捕条件,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确认
答案:B
解析:(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78条规定,对严重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不得取保候审。(2)《刑事诉讼法》第67条第1款第3项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3)《刑事诉讼法》第74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①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②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③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④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⑤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知识点:NULL
问题 236:甲市M县公安局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三适用拘传强制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县公安局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甲市公安局负责人批准
B、执行拘传时,应当向张三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
C、张三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拘传结束后,应当由张三在拘传证上填写拘传结束时间
D、张三拒绝填写到案时间和拘传结束时间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确认
答案:A
解析:(1)《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74条第2款规定,需要拘传的,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故拘传由M县公安局负责人批准即可。不。(2)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75条规定,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拘传结束后,应当由其在拘传证上填写拘传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知识点:NULL
问题 237: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最长不超过()。
A、15天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确认
答案:D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03条规定: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知识点:NULL
问题 238:下列措施中,()属于刑事强制措施。
A、拘役
B、收容教育
C、拘传
D、强制隔离戒毒
确认
答案:C
解析:参见《刑事诉讼法》第66条。拘役属于刑事处罚,收容教育和强制隔离戒毒属于行政行为的范畴。
知识点:NULL
问题 239:关于拘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公安机关有权采用
B、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
C、适用对象为未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D、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确认
答案:A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66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该法第117条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十二小时;案情特别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传唤、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保证犯罪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
知识点:NULL
问题 240:甲为某抢劫案的目击证人。一审法院开庭审理时,通知甲出庭作证,甲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应该对甲予以训诫
B、人民法院不能强制其到庭
C、公安机关可以对其进行立案侦查
D、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公安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确认
答案:A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193条规定: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
知识点:NULL
问题 241:下列人员在刑事诉讼中不能作为证人的是()。
A、智力正常的7周岁儿童目击一起入室盗窃案的
B、60周岁男子,因中风长期卧床,只能用眼神与人交流,无法通过书写、语言、手势等方式进行表达
C、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
D、与某经济犯罪案件审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人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69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选项中虽然儿童年幼,但是智力正常,能辨别是非、正确表达,可以作证人。选项中的人无法正确表达,不能作证人。选项中的人虽然与案件有关,但不属于法定不能作证人的条件,其可以作证人。应选。
知识点:NULL
问题 242:某犯罪行为发生时,除当事人外,还有下列4个人在场,其中()不能作证人。
A、盲人张某
B、聋哑人王某
C、一年级小学生李某,聪明伶俐,学习成绩好
D、患精神分裂症的赵某,前不久重伤他人,但法院判决其不负刑事责任
确认
答案:D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选项中的赵某属于精神上有缺陷,不能辨别是非。
知识点:NULL
问题 243:某市发生一起抢劫案,公安机关在侦查中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在对刘某的讯问中,刘某提出案发当日其一直在该市一个网吧和李某一起上网,没有作案时间。如果李某作为证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不是刘某的近亲属
B、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
C、身体上没有缺陷
D、已成年
确认
答案:B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选项、、没有法律依据。
知识点:NULL
问题 244:以下关于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嫌疑人的近亲属不能作为证人
B、证人提供证言后,可以不出庭作证
C、证人因在刑事诉讼中作证,其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D、被告人的配偶拒绝出庭作证的,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作证
确认
答案:C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62条第1款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2)《刑事诉讼法》第193条第1款规定,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3)《刑事诉讼法》第62条第2款规定,证人、鉴定人、被害人认为因在诉讼中作证,本人或者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可以向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请求予以保护。
知识点:NULL
问题 245:以下证据经补正或合理解释后,可以作为定案根据的是()。
A、在搜查时扣押的杀人凶器菜刀,没有附笔录,不能证明菜刀来源
B、张某和李某对一起故意伤害案的证言,系二人共同接受侦查人员询问时作出
C、对犯罪嫌疑人刘某的讯问笔录没有刘某的签名
D、17岁的证人赵某提供的证言,询问笔录没有填写法定代理人的姓名
确认
答案:D
解析:(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3条第1款规定,在勘验、检查、搜查过程中提取、扣押的物证、书证,未附笔录或者清单,不能证明物证、书证来源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6条第1项规定,询问证人没有个别进行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1条第1项规定,讯问笔录没有经被告人核对确认的,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77条第1项规定,询问笔录没有填写询问人、记录人、法定代理人姓名及询问的起止时间、地点的,经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后,可以采用。
知识点:NULL
问题 246:侦查人员在办理王某抢劫案时,对现场目击证人张某进行询问,张某不予配合,转身跑出办案场所,被侦查人员抓回,并用手铐铐住后,录下了张某的证词。对于张某的证言()。
A、应当予以排除
B、可以直接用作本案的证据
C、经补正后可以采用
D、经合理解释后可以采用
确认
答案:A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
知识点:NULL
问题 247:关于证据的审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害人有生理缺陷,在对案件事实的认知和表达上存在一定困难,故其陈述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B、与被告人有利害冲突的证人提供的对被告人不利的证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采信
C、公安机关制作的勘验、检查笔录没有见证人签名,一律不得采信
D、搜查获得的物证,未附搜查笔录,不能证明该物证来源,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一律不得采信
确认
答案:D
解析:参见《刑事诉讼法》第56、57、58、59、60条,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9、26、37条。
知识点:NULL
问题 248:下列证据中,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是()。
A、证人甲的书面证言,查证属实
B、被告人乙因被刑讯逼供而作的有罪供述,但经核实,与其他证据相吻合
C、未满14周岁的丙所作的证言
D、被告人丁当庭作有罪供述,与之前的供述不一致,但可以与其他证据相印证
确认
答案:B
解析:参见《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知识点:NULL
问题 249:刑讯逼供获取的口供()。
A、可以用作定案的证据
B、必须经过审查判断,才可以用作定案的参考证据
C、不可以用作定案的根据
D、必须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确认
答案:C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收集物证、书证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不能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的,对该证据应当予以排除。
知识点:NULL
问题 250:对刑事案件的处理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B、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C、口供一般不具有证明力
D、没有其他证据印证的口供不能作为定案根据
确认
答案:C
解析:《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知识点:NULL
上一页
下一页
gsc@ly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