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导航
🏠 返回题库列表
7.办理行政案件程序题库
共 623 题,第 3 页(每页显示 50 题)
问题 101:间歇性的精神病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3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故选错误。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精神病人
问题 102:不满16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2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故选错误。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不满16周岁
问题 103:张某因殴打他人被某县公安机关行政拘留5日,并处200元罚款。该县公安机关违反了行政处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处罚法》第24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第1款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公安机关对于张某的行政处罚符合法律规定。一事不再罚的原则是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知识点:一事不再罚的适用
问题 104:对张某损坏路灯的违法行为,市政管理部门已经对其给予了罚款的行政处罚后,公安机关不能再对其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32条规定:“对违法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张某损坏路灯的违法行为已由市政管理部门给予罚款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不得就此违法行为再次予以罚款处罚。因此,本题正确。
知识点:一事不再罚的适用
问题 105: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30条第1款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6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其他违法行为在2年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知识点:行政违法行为-追究时效
问题 106:李某和蒋某共同实施盗窃违法行为,李某于1月10日被公安机关抓获,蒋某于同年12月10日被公安机关抓获。由于已过追究时效,对蒋某应不予处罚。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由于公安机关对该案已于1月10日受理并开展调查,故对蒋某的追究不受六个月的限制。故选错误。
知识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追究时效
问题 107:甲将乙打伤,因伤情轻微,乙未到公安机关报案。次年1月,甲和乙发生矛盾,乙遂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去年4月被甲打伤过。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对甲进行治安管理处罚。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2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故选错误。
知识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追究时效-追究时效
问题 108:公安机关在办理违法嫌疑人甲赌博案件时,甲提出听证要求。公安机关认为甲的认错态度不好,加重了对甲的行政处罚。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01条规定:公安机关不得因违法嫌疑人提出听证要求而加重处罚。
知识点:听证的适用-不得加重处罚
问题 109: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中,听证由公安机关督察部门组织实施。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00条第1款规定:听证由公安机关法制部门组织实施。
知识点:听证的适用-组织部门
问题 110:对违反边防出境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公安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99条第2款规定:“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罚款,对违反边防出境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个人处以6000元以上罚款。对依据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作出的罚款处罚,适用听证的罚款数额按照地方规定执行。
知识点:听证-适用条件
问题 111:公安机关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决定之前,应当告知违法嫌疑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该“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个人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罚款。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99条第2款规定:“较大数额罚款”,是指对个人处以2000元以上罚款,对单位处以1万元以上罚款,对违反边防出境入境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个人处以6000元以上罚款。对依据地方性法规或者地方政府规章作出的罚款处罚,适用听证的罚款数额按照地方规定执行。
知识点:听证-适用条件
问题 112:行政拘留作为一种最严厉的限制人身自由的治安管理处罚,公安机关在作出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故选错误。
知识点:听证的适用条件-听证的范围
问题 113:甲有两种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拟对其分别处以1000元和1500元的罚款,合并执行,则其享有听证的权利。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8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吊销许可证以及处二千元以上罚款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要求听证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依法举行听证。故选错误。
知识点:听证的适用条件-听证的范围
问题 114: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中,对属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物,应当在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及时返还,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领取手续存卷备查。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66条第3、4款规定:对属于被侵害人或者善意第三人合法占有的财物,应当在登记、拍照或者录像、估价后及时返还,并在案卷中注明返还的理由,将原物照片、清单和领取手续存卷备查。对不宜入卷的物证,应当拍照入卷,原物在结案后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知识点:证据保全的适用-第三人合法占有
问题 115:甲搭乘乙的摩托车同到一发廊理发,甲与发廊中的卖淫女搭识并达成卖淫嫖娼的意向,但甲没有带钱,乙明知甲欲嫖娼,仍借钱给甲,后甲在嫖娼过程中被当场抓获。甲、乙二人构成嫖娼的违法行为,对乙的摩托车应当予以扣押。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23条第1款规定:查封、扣押限于涉案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不得查封、扣押与违法行为无关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乙没有嫖娼行为,其摩托车不属于作案工具,不能扣押。
知识点:查封、扣押、冻结——扣押
问题 116: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10人的照片。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88条第1、2、3款规定:辨认时,应当将辨认对象混杂在特征相类似的其他对象中,不得给辨认人任何暗示。辨认违法嫌疑人时,被辨认的人数不得少于7人;对违法嫌疑人照片进行辨认的,不得少于10人的照片。辨认每1件物品时,混杂的同类物品不得少于5件。
知识点:辨认的适用-辨认人数
问题 117:当事人甲被他人殴打住院治疗,出院后要求公安机关对自己的伤情进行伤残鉴定,鉴定机关对甲的伤情进行了鉴定,并由甲承担了鉴定费用500元。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84条规定: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但当事人自行鉴定的除外。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鉴定费用
问题 118: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5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公安机关审查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81条第4款规定: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意见复印件之日起3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同一行政案件的同一事项重新鉴定以1次为限。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重新鉴定
问题 119: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购买发票等票据能够认定价值的涉案物品,公安机关可以不进行价格鉴证。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7条第2款规定: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购买发票等票据能够认定价值的涉案物品,或者价值明显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涉案物品,公安机关可以不进行价格鉴证。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不鉴定情形
问题 120:民警小李在办理违法行为人A盗窃案时,发现A盗窃桔子10斤,其价值明显不够刑事案件立案标准,民警小李可以不进行价格鉴证。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7条第2款规定: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购买发票等票据能够认定价值的涉案物品,或者价值明显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涉案物品,公安机关可以不进行价格鉴证。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不鉴定情形
问题 121:公安机关办理殴打他人的行政案件中,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伤情鉴定。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5条规定: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对伤害程度有争议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伤情鉴定。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有争议的鉴定
问题 122:公安机关办理殴打他人的行政案件中,被侵害人受伤程度可能构成轻微伤以上伤害程度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伤情鉴定。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5条规定:受伤程度较重,可能构成轻伤以上伤害程度的,公安机关应当进行伤情鉴定。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伤情鉴定
问题 123: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居住场所与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场所合一的,在经营时间内对其检查时,应当按照检查经营场所办理相关手续;在非经营时间内对其检查时,应当按照检查公民住所办理相关手续。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公安机关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问题的解释(二)》第10条规定关于居住场所与经营场所合一的检查问题: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的居住场所与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经营场所合一的,在经营时间内对其检查时,应当按照检查经营场所办理相关手续;在非经营时间内对其检查时,应当按照检查公民住所办理相关手续。故选正确。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居住场所与经营场所合一的检查
问题 124: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公安派出所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故选错误。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场所、物品、人身检查
问题 125:人民警察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开具检查证进行安全检查,发现管制刀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应当立即予以扣押。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1条规定: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对违法嫌疑人随身携带的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登记、保管、退还。安全检查不需要开具检查证。前款规定的扣押适用本规定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以及本章第七节的规定。故选错误。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安全检查
问题 126:公安机关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确有必要检查公民住所的,可当场检查,但应立即补办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故选错误。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检查公民住所
问题 127:民警小王在办理一起非法携带管制器具案件时,认为有必要立即对违法行为人A的住所进行检查。小王经出示工作证件,当场对违法行为人A的住所进行了检查。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8条第1款规定: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的,必须有证据表明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不立即检查可能会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住所检查
问题 128:办案人民警察收到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提供的书面材料后,应当在首页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4条规定: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办案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自行书写。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在其提供的书面材料的结尾处签名或者捺指印。对打印的书面材料,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逐页签名或者捺指印。办案人民警察收到书面材料后,应当在首页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
知识点:询问基本要求-自书材料
问题 129: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办案人民警察可以根据案情,决定是否准许。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4条规定: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办案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自行书写。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在其提供的书面材料的结尾处签名或者捺指印。对打印的书面材料,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逐页签名或者捺指印。办案人民警察收到书面材料后,应当在首页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
知识点:询问基本要求-自书材料
问题 130: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介绍信。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5条规定: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故选错误。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询问程序
问题 131:询问不满16周岁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因种种原因无法找到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收到通知后拒不到场或者不能及时到场的,办案民警应当将有关情况在笔录上注明。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1条规定: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故选正确。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询问未成年人的要求
问题 132:某派出所在办理一起殴打他人案件时,需要对被侵害人黄某(15周岁)进行询问,派出所可以不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故选错误。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
问题 13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故选正确。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询问笔录的要求
问题 134:情况复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故选错误。
知识点:询问查证时限-时间规定
问题 135: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询问违法嫌疑人,必须在公安机关进行。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2条规定:询问违法嫌疑人,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也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故选错误。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询问地点
问题 136:民警小王将违法嫌疑人甲传唤至公安机关,由于甲才15周岁,小王通知甲的父亲到场后才开始对甲进行询问。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1条规定: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知识点:询问基本要求-对未成年人的询问
问题 137:办理行政案件在询问时,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对询问有如实提供证据、证言以及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0条规定:询问时,应当告知被询问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证言和故意作伪证或者隐匿证据应负的法律责任,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知识点:询问基本要求-权利
问题 138: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在询问查证的间隙期间,可以将违法嫌疑人送入候问室,并按候问室的管理规定执行。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7条第3款规定,在询问查证的间隙期间,可以将违法嫌疑人送入候问室,并按照候问室的管理规定执行。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使用侯问室
问题 139: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小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5条第1款规定: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知识点:询问的时限基本要求-时间的计算
问题 140: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8小时。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5条第1款规定: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知识点:询问的时限基本要求-时间的计算
问题 141: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3条规定: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知识点:询问的地点、时限及基本要求-传唤的审批
问题 142:A县的甲在B县将乙打致轻微伤后立即坐车离开,B县公安局受理案件后,在A县甲家中将甲找到,并将其传唤到B县公安局进行询问。该派出所的做法是正确的。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2条规定:询问违法嫌疑人,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也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
知识点:询问的地点-基本要求
问题 143: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询问违法嫌疑人李某,可以到李某所在的单位进行。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2条规定:询问违法嫌疑人,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也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
知识点:询问的地点-基本要求
问题 144:某壮族自治县公安局在办理当地人李某殴打他人行政案件过程中,由于李某不懂汉语,办案民警小王使用了当地通用的语言对李某进行询问。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条规定:办理行政案件,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询问。对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使用当地语言
问题 145: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故选正确。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强制传唤
问题 146:董某被他人举报涉嫌吸食毒品,派出所民警经出示传唤证后,董某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传唤,对其可以强制传唤。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故选正确。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强制传唤
问题 147:需要口头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应当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故选错误。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传唤的批准
问题 148:民警A在出警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人王某正在实施殴打他人行为,民警A依法对其进行口头传唤。到达派出所后,民警A须补办传唤证。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故选错误。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口头传唤
问题 149:使用传唤证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询问查证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签名。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4条第4款规定:使用传唤证传唤的,违法嫌疑人被传唤到案后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和离开时间并签名。拒绝填写或者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传唤证上注明。
知识点:传唤的适用-时间的计算
问题 150: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原因和处所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3条第4款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并通知其家属。第43条第1款第5项规定,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理由、地点和期限;无法当场告知的,应当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告知、通知家属情况或者无法通知家属的原因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知识点:传唤和强制传唤的适用-告知家属
上一页
下一页
gsc@ly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