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导航
🏠 返回题库列表
7.办理行政案件程序题库
共 623 题,第 4 页(每页显示 50 题)
问题 151:民警小王在巡逻过程中发现违法嫌疑人甲涉嫌殴打他人,对甲进行了口头传唤。到案后,应当立即补办传唤证。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3条第1款规定: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知识点:传唤和强制传唤的适用-口头传唤
问题 152:民警王某传唤违法嫌疑人黄某时,由于黄某的家属在场,便当场将传唤原因和处所口头告知其家属,并在询问黄某的笔录中注明。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3条规定: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家属实施强制措施的公安机关、理由、地点和期限;无法当场告知的,应当在实施强制措施后立即通过电话、短信、传真等方式通知;身份不明、拒不提供家属联系方式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的,可以不予通知。告知、通知家属情况或者无法通知家属的原因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知识点:传唤和强制传唤的适用-告知家属
问题 153:某派出所2名民警在办案过程中,因情况紧急,当场对违法行为人张某实施了强制传唤。办案民警应当在24小时内向其所属公安分局负责人报告,并补办强制传唤的批准手续。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20条第2项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强制传唤
问题 154:传唤醉酒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先约束到酒醒,但询问查证的时间从醉酒的人被传唤到公安机关或者指定地点时开始计算。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6条规定: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约束过程中,应当指定专人严加看护。确认醉酒人酒醒后,应当立即解除约束,并进行询问。约束时间不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故选错误。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询问查证的时间
问题 155: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8条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故选正确。
知识点:治安案件的受理-公安机关受理案件的范围
问题 156:公安机关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必须先按照刑事案件的程序办理。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1条规定:对发现或者受理的案件暂时无法确定为刑事案件或者行政案件的,可以按照行政案件的程序办理。在办理过程中,认为涉嫌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办理。
知识点:受案-基本要求
问题 157:甲向辖区公安派出所举报自己居住的小区存在卖淫嫖娼活动,同时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对此,派出所可以在受案时不登记其姓名。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9条规定:报案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姓名和报案行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受案登记时注明,并为其保密。
知识点:受案的基本要求-不公开报案人信息
问题 158:甲派出所将刘某赌博的行政案件移送乙派出所管辖,则乙派出所办案时的询问查证时间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计算。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8条规定: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案件,受理案件或者发现案件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先行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或者其他处置措施,再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行政案件移送管辖的,询问查证时间和扣押等措施的期限重新计算。
知识点:受案的基本要求-查证时间的计算
问题 159:公安机关对受理的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违法行为,应当书面告知当事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书面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知识点:受案-基本要求
问题 160:民警小王在出警过程中发现违法嫌疑人陈某在醉酒状态中,不断推搡、踢打路人,小王便使用手铐对其进行约束。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6条第1款规定:违法嫌疑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也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必要时,应当送医院醒酒。对行为举止失控的醉酒人,可以使用约束带或者警绳等进行约束,但是不得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
知识点:保护性约束措施的适用-约束
问题 161:刘某因殴打他人被甲县公安局处罚款500元。刘某逾期未交纳罚款,加处罚款30日后经催告仍不履行,经甲县公安局长批准,甲县公安局可以强制执行。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46条第1、3款规定,行政机关依法实施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超过30日,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的,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强制执行。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72条规定:公安机关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后,被处理人应当在行政处理决定的期限内予以履行。逾期不履行的,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由于法律没有赋予公安机关对罚款的强制执行权,公安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知识点:金钱给付义务的强制执行——加处罚款
问题 162:某县公安局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对刘某的罚款。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该县公安局承担。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60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强制执行的费用由被执行人承担。
知识点: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费
问题 163:违法行为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应当对行为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6条第2款规定,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因此,本题错误。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实施程序
问题 164: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查封、扣押的行政强制措施,不得设定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第10条第2款规定: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和设定权限——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强制措施权限
问题 165: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2条第3款规定: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
知识点:行政强制的种类及其含义——行政强制执行的含义
问题 166: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要载明申请行政复议的途径和期限。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35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一)履行义务的期限;(二)履行义务的方式;(三)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四)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催告
问题 167:赵某逾期不履行公安机关作出的罚款决定,公安机关可以对其加处罚款。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罚款数。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根据《行政强制法》第45条第2款规定,加处罚款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知识点:金钱给付义务的强制执行——滞纳金
问题 168:任何情况下,公安机关均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43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强制执行的时间
问题 169:经催告当事人仍不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公安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50条规定:行政机关依法作出要求当事人履行排除妨碍、恢复原状等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其后果已经或者将危害交通安全、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自然资源的,行政机关可以代履行,或者委托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代履行。
知识点:公安行政处罚的执行
问题 170: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54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书送达十日后当事人仍未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知识点:公安行政处罚的执行
问题 171: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实施扣押应当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清单,情况紧急可以事后补做现场笔录。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根据《行政强制法》第24条规定:行政机关决定实施查封、扣押的,应当履行本法第18条规定的程序,制作并当场交付查封、扣押决定书和清单。根据第18条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制作现场笔录。因此,现场笔录应当在扣押时制作。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查封、扣押、冻结——扣押
问题 172:民警刘某在办理行政案件中扣押郑某的手机时,因情况紧急,事后以书面方式补充告知了郑某扣押的理由、依据以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8条第5项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民警刘某扣押郑某的手机时,应当当场告知郑某扣押的理由、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等。因此,本题错误。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查封、扣押、冻结——扣押
问题 173: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是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之一。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2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一)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二)划拨存款、汇款;(三)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场所、设施或者财物;(四)排除妨碍、恢复原状;(五)代履行;(六)其他强制执行方式。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的方式和设定权限——强制执行的方式
问题 174: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5条规定:行政强制的设定和实施,应当适当。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得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
知识点:行政强制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强制的原则
问题 175: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处罚可以委托有关组织实施。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7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法》第18条规定。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委托实施
问题 176:人民警察在对到案的违法行为人进行安全检查时,发现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应当立即予以扣押。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1条第1款规定:对查获或者到案的违法嫌疑人应当进行安全检查,发现违禁品或者管制器具、武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以及与案件有关的需要作为证据的物品的,应当立即扣押;对违法嫌疑人随身携带的与案件无关的物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登记、保管、退还。
知识点:安全检查的适用-扣押
问题 177:不适用当场处罚的案件有卖淫、嫖娼,引诱、容留、介绍卖淫,拉客招嫖,赌博和涉外案件。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4条:违法事实确凿,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有违禁品的,可以当场收缴:(一)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人处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二)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对违反出境入境管理行为人处5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三)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四)法律规定可以当场处罚的其他情形。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不适用当场处罚。故选错误。
知识点:当场处罚的适用条件和基本要求-不适用当场处罚的案件
问题 178: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0条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故选正确。
知识点:当场处罚的适用条件和基本要求-当场处罚的范围
问题 179:甲县公安局民警邓某在市场巡逻时当场对张某作出罚款决定,他应当在作出决定后24小时内将当场处罚决定书报甲县公安局备案。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6条规定,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24小时内将当场处罚决定书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交通警察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2日内报所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在旅客列车、民航飞机、水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返回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因此,本题正确。
知识点:当场处罚的适用条件和基本要求-当场处罚
问题 180:在旅客列车、民航飞机、水上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作出决定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6条规定: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24小时内将当场处罚决定书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交通警察应当于作出决定后的2日内报所属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在旅客列车、民航飞机、水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在返回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知识点:简易程序的适用-当场处罚
问题 181:A市某派出所在一居民区内当场查获赌博窝点1个,4名参赌人员当场供述了全部违法行为,民警认为案件事实清楚,当场作出了处罚决定。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4条第2款规定: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不适用当场处罚。
知识点:简易程序的适用-当场处罚
问题 182:对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者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以外的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或单位处15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有违禁品的,可以当场收缴。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4条规定:对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对单位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违法事实确凿,人民警察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有违禁品的,可以当场收缴。
知识点:简易程序的适用-当场处罚
问题 183:某公安局对甲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因甲不在现场,办案民警小丁应当在作出决定的7日内将文书送达甲。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3条第1款第2项规定,被处理人不在场的,公安机关应当在作出决定的七日内将决定书送达被处理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应当在二日内送达。
知识点:法律文书的送达方式和时限
问题 184:某公安局办案民警小施向被处罚人送达法律文书,因送达期间的最后一日为节假日,送达期满日期应该是节假日后的第一日。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2条规定,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之时或者日不计算在内。法律文书送达的期间不包括路途上的时间。期间的最后一日是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满日期,但违法行为人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期间,应当至期满之日为止,不得因节假日而延长。
知识点:期间的计算
问题 185: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0条规定: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知识点:作证-证人义务
问题 186: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30条规定:凡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知识点:证人资格-不能作为证人
问题 187:李某因涉嫌盗窃被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询问,李某拒不承认实施了盗窃行为,办案民警A对李某说:“如果不承认就拘留你,如果承认了态度好,可以不处理你。”李某听到此话后,承认了自己的盗窃行为。由于该案只有对李某的一份询问笔录,无其他证据,该笔录可以作为处罚的根据。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9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第93条规定:公安机关查处治安案件,对没有本人陈述,但其他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可以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但是,只有本人陈述,没有其他证据证明的,不能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故选错误。
知识点:非法证据的排除-非法收集证据
问题 188:除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收集的证据外,其他证据不得作为治安管理处罚的根据。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9条规定: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对治安案件的调查,应当依法进行。严禁刑讯逼供或者采用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手段收集证据。以非法手段收集的证据不得作为处罚的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3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四)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五)鉴定意见;(六)勘验、检查、辨认笔录,现场笔录;(七)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故选错误。
知识点:非法证据的排除-证据的收集
问题 189:被侵害人甲向公安机关提供了本人被打后住院病历的副本和复印件,经与原件核对无误,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7条规定:收集、调取的书证应当是原件。在取得原件确有困难时,可以使用副本或者复制件。书证的副本、复制件,经与原件核实无误或者经鉴定证明为真实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或者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不能反映书证原件及其内容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知识点: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问题 190:王某手机被盗,其向公安机关出具的被盗手机的购买发票属于书证。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3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包括书证。
知识点: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问题 191:张某发送信息干扰陈某正常生活。当地公安机关作为治安案件办理。张某手机里存储的骚扰陈某的短信属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中所规定的证据。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3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证据包括电子数据。
知识点:行政案件证据的种类
问题 192: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有法定回避情形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1条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故选正确。
知识点:回避的适用-回避要求的提出
问题 193: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1条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故选正确。
知识点:回避的适用-回避的决定机关
问题 194:派出所民警李某在办理一起寻衅滋事案件中,其中一方当事人系民警李某的近亲属,民警李某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的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1条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故选错误。
知识点:回避的适用-回避的决定机关
问题 195:公安派出所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派出所负责人系当事人的近亲属,需要回避,该负责人的回避由派出所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1条规定:人民警察在办理治安案件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人民警察的回避,由其所属的公安机关决定;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上一级公安机关决定。派出所是所属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其负责人的回避由所属公安机关决定。故选正确。
知识点:回避的适用-负责人的回避
问题 196: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10条规定:几个公安机关都有权管辖的行政案件,由最初受理的公安机关管辖。必要时,可以由主要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管辖。
知识点: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辖-多部门管辖
问题 197: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
对
错
确认
答案:对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9条规定: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移交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的行政案件,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在移交前应当及时收集证据,并配合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知识点: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辖—属地管辖
问题 198:违法行为人李某在A市实施了殴打他人行为,该行政案件已由A市公安派出所受理,后李某在B市被公安机关查获,B市公安机关对李某殴打他人的行为进行了处罚。
对
错
确认
答案:错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9条规定:行政案件由违法行为地的公安机关管辖。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涉及卖淫、嫖娼、赌博、毒品的案件除外。移交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的行政案件,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在移交前应当及时收集证据,并配合违法行为人居住地公安机关开展调查取证工作。
知识点:公安行政案件的管辖—属地管辖
问题 199:下列行政案件,应当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查的是()。
A、甲被人举报有嫖娼行为,受理案件后,经民警调查,甲与所谓的“卖淫女”乙系恋人关系
B、甲被人举报有赌博行为,经调查,与甲在一起打麻将(有财物输赢)的人均为甲的亲属,其打麻将纯属娱乐,每人约输赢1万元
C、甲故意伤害案件,被侵害人经鉴定为轻伤,公安机关将其转为刑事案件
D、甲故意损毁财物案件,经过公安机关调解达成协议,并已向被侵害人乙履行
确认
答案:A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33条第1款规定:经过调查,发现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以上负责人批准,终止调查:(一)没有违法事实的;(二)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三)违法嫌疑人死亡的;(四)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第232条规定,行政案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结案:(一)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二)适用调解程序的案件达成协议并已履行的;(三)作出行政处罚等处理决定,且已执行的;(四)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转为刑事案件办理的;(五)作出处理决定后,因执行对象灭失、死亡等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执行或者无需执行的。
知识点:终止调查-适用条件
问题 200:关于探视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外国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外国人巴顿在被行政拘留期间,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官员要求探视的,决定机关应当及时安排
B、外国人伯尼在被拘留审查期间,其所属国家驻华领事官员要求探视的,决定机关应当及时安排
C、外国人比尔在被限制活动范围期间,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官员要求探视的,决定机关可以不予安排
D、外国人布鲁克在被行政拘留期间,书面声明拒绝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探视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安排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230条规定:外国人在被行政拘留、拘留审查或者其他限制人身自由以及限制活动范围期间,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要求探视的,决定机关应当及时安排。该外国人拒绝其所属国家驻华外交、领事官员探视的,公安机关可以不予安排,但应当由其本人出具书面声明。
知识点:探视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外国人——拒绝探视
上一页
下一页
gsc@ly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