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页导航
🏠 返回题库列表
7.办理行政案件程序题库
共 623 题,第 8 页(每页显示 50 题)
问题 351:为了查明案情,公安机关决定对行政案件中专门性技术问题进行鉴定的,鉴定费用由()承担。
A、违法嫌疑人
B、被侵害人
C、鉴定人或者鉴定机构
D、公安机关
确认
答案:D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84条规定:鉴定费用由公安机关承担,但当事人自行鉴定的除外。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费用的承担
问题 352: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作为公安机关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的,应当将诊断证明结论书面告知()。
A、违法嫌疑人
B、被侵害人
C、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
D、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和有利害关系的人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81条规定: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鉴定意见之日起5日内将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作为公安机关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的,应当将诊断证明结论书面告知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意见复印件之日起3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同一行政案件的同一事项重新鉴定以1次为限。当事人是否申请重新鉴定,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办理。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决定重新鉴定。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告知
问题 353: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同一行政案件的同一事项重新鉴定以()为限。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确认
答案:A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81条规定: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对鉴定意见进行审查。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鉴定意见之日起5日内将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作为公安机关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的,应当将诊断证明结论书面告知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违法嫌疑人或者被侵害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鉴定意见复印件之日起3日内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同一行政案件的同一事项重新鉴定以1次为限。当事人是否申请重新鉴定,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办理。公安机关认为必要时,也可以直接决定重新鉴定。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重新鉴定
问题 354: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下列对涉案物品估价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李某刚买的一辆自行车被盗,其向公安机关提供了该自行车的发票,公安机关认为据此已能认定被盗物品价值,就没有进行价格鉴证
B、违法嫌疑人赵某对被盗单位出具的失窃报告中只注明物品价值而无原始发票表示异议,公安机关认为被盗单位已出具了证明就没有进行价格鉴证
C、张某盗窃了小卖部的黄箭牌口香糖一盒(10枚装),公安机关认为该物品价值较低且张某对其价格无异议,就没有进行价格鉴证
D、陈某盗窃案中,涉案物品价值难以确定,公安机关进行了价格鉴证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7条规定:涉案物品价值不明或者难以确定的,公安机关应当委托价格鉴证机构估价。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购买发票等票据能够认定价值的涉案物品,或者价值明显不够刑事立案标准的涉案物品,公安机关可以不进行价格鉴证。公安机关根据李某提供的自行车发票能认定被盗物品价值,故可以不进行价格鉴证;只注明物品价值而无原始发票,涉案物品价值不明,应进行价格鉴证;一盒口香糖价值明显不够刑事立案标准,可以不进行价格鉴证;对价值难以确定的涉案物品进行价格鉴证的做法正确。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涉案物品鉴定
问题 355: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时,对精神病的医学鉴定,应当由()进行。
A、法医
B、有精神病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
C、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
D、公安机关的鉴定机构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4条规定:对人身伤害的鉴定由法医进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许可的医疗机构具有执业资格的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可以作为公安机关认定人身伤害程度的依据,但具有本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情形的除外。对精神病的鉴定,由有精神病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
知识点:鉴定的适用-精神病鉴定
问题 356:在办理治安案件中,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签名或者盖章。
A、检查人、被检查人或者见证人
B、检查人和被检查人
C、检查人和见证人
D、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
确认
答案: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8条规定: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被检查人拒绝签名的,人民警察应当在笔录上注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1条规定:检查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检查笔录由检查人员、被检查人或者见证人签名;被检查人不在场或者拒绝签名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检查笔录中注明。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制作检查笔录
问题 357:在办理治安案件中,下列关于检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安机关有权检查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人身和物品,对公民的住所无权检查
B、实施检查的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但紧急情况也可以由1名人民警察实施检查
C、检查的情况应当制作检查笔录
D、被检查人拒绝在检查笔录上签名的,人民警察可以代其签名
确认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检查的法定要求
问题 358:在办理治安案件中,下列关于检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A、检查时办案民警不得少于2人
B、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C、检查的情况应制作检查笔录,并由检查人、被检查人和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D、检查必须要有见证人在场,没有见证人不得进行检查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70条规定:检查场所或者物品时,应当注意避免对物品造成不必要的损坏。检查场所时,应当有被检查人或者见证人在场。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检查的法定要求
问题 359:民警小王在办理一起吸毒案件过程中,发现违法行为人甲身上可能藏有毒品,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警察小王经(),对甲可以当场检查。
A、口头告知法律依据
B、出示身份证明
C、出示检查证明文件
D、出示工作证件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当场检查的规定
问题 360:在办理治安案件中,检查证明文件应当由()开具。
A、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
B、公安派出所的所长
C、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检查证明文件的开具
问题 361: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进行检查时,应当出示()。
A、工作证件
B、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C、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
D、身份证明
确认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明文件。检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性工作人员进行。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检查证明文件
问题 362:某派出所民警甲、乙在某小区内巡逻,有居民举报说,听到该小区5号楼1单元4楼西户有打架的声音,并听到有人叫喊“杀人了”,甲与乙接警后,如需要入户检查,正确的做法是()。
A、经说明身份后,可以立即检查
B、经出示证件后,可以立即检查
C、不能检查,因为检查公民住所应持有检查证
D、经出示证件后,可以立即检查,但事后必须补办检查证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8条第1款规定: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的,必须有证据表明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不立即检查可能会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
知识点:检查的适用-住所检查
问题 363:办理行政案件对违法嫌疑人询问查证期间,应当保证其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并在()中注明。
A、传唤证
B、询问笔录
C、现场笔录
D、工作记录
确认
答案:B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7条规定:询问违法嫌疑人,应当在公安机关的办案场所进行。询问查证期间应当保证违法嫌疑人的饮食和必要的休息时间,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在询问查证的间隙期间,可以将违法嫌疑人送入候问室,并按照候问室的管理规定执行。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休息规定
问题 364:下列情形中,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关于询问查证规定的是()。
A、甲县的张某在乙县将赵某打伤后立即坐车离开,乙县公安局某派出所受理案件后,在甲县张某的家中将张某找到,并将其传唤到乙县公安局派出所内进行询问
B、3月21日晚,张某饲养动物,干扰了邻居的生活,其邻居报警后,派出所于当晚9时将张某传唤到派出所进行询问,3月22日早7时,张某离开了派出所
C、2月1日15时30分,李某因在超市盗窃商品,被超市保安扭送到当地的派出所,17时35分,派出所对李某开始进行询问,后经该派出所所长同意,对其延长询问查证时间,2月2日16时43分,李某离开派出所
D、派出所的民警在巡逻时发现了王某殴打李某,遂将王某口头传唤到派出所
确认
答案:D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3条第1款规定: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第55条第1款规定: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依法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知识点:询问-地点基本要求
问题 365:下列关于办理治安案件中询问被侵害人、证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警察询问证人,应当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B、人民警察询问聋哑的被侵害人不需翻译,由其进行文字说明
C、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的笔录有差错的,应当重新询问
D、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5条规定: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第86条规定:询问聋哑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有通晓手语的人提供帮助,并在笔录上注明。询问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配备翻译人员,并在笔录上注明。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询问被侵害人和证人的要求
问题 366:在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调查取证过程中,对拒不提供证据的知情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
A、采取强制措施
B、强制传唤
C、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D、说服、教育,使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取证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5条规定: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询问知情人和证人的要求
问题 367:人民警察询问治安案件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正确的说法是()。
A、应当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
B、应当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C、可以在案件调查人员选定的地点进行或者到其所在单位、住处进行
D、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5条规定:人民警察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可以到其所在单位或者住处进行;必要时,也可以通知其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人民警察在公安机关以外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出示工作证件。询问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同时适用本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询问未成年人的要求
问题 368:下列关于询问查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
B、人民警察不能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
C、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
D、被询问人确认询问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
确认
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4条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被询问人可以提出补充或者更正。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询问的人民警察也应当在笔录上签名。被询问人要求就被询问事项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被询问人自行书写。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
问题 369:甲市公安机关需要询问居住在乙市的违法嫌疑人张某,下列询问地点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的是()。
A、张某的住处
B、张某的单位
C、甲市公安机关
D、乙市公安机关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2条规定:询问违法嫌疑人,可以到违法嫌疑人住处或者单位进行,也可以将违法嫌疑人传唤到其所在市、县内的指定地点进行。
知识点:询问的地点-基本要求
问题 370:下列关于询问查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A、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
B、询问查证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6小时
C、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D、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确认
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知识点:询问查证时限-时限规定
问题 371:派出所民警小李在办理一起吸毒案件时,将违法行为人传唤到公安机关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情况复杂,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
A、8小时24小时
B、8小时12小时
C、12小时24小时
D、6小时12小时
确认
答案: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知识点:询问查证时限-时限规定
问题 372: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办案人民警察收到被侵害人提供的书面材料后,应当在()写明收到日期,并签名。
A、首页
B、末页
C、逐页
D、任一页
确认
答案:A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4条规定: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请求自行提供书面材料的,应当准许。必要时,办案人民警察也可以要求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自行书写。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在其提供的书面材料的结尾处签名或者捺指印。对打印的书面材料,违法嫌疑人、被侵害人或者其他证人应当逐页签名或者捺指印。办案人民警察收到书面材料后,应当在首页注明收到日期,并签名。
知识点:询问基本要求-书面材料
问题 373: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
A、逐页签名及捺指印
B、末页签名或捺指印
C、逐页签名或捺指印
D、末页签名及捺指印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3条第1款规定:询问笔录应当交被询问人核对,对没有阅读能力的,应当向其宣读。记录有误或者遗漏的,应当允许被询问人更正或者补充,并要求其在修改处捺指印。被询问人确认笔录无误后,应当在询问笔录上逐页签名或者捺指印。拒绝签名和捺指印的,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知识点:询问基本要求-询问笔录
问题 374:公安机关询问未成年人,下列做法错误的有()。
A、甲公安机关在李某18周岁生日那天询问他时,通知其监护人到场
B、乙公安机关在对不满18周岁的陈某询问时,其在场监护人故意干扰询问查证工作,致使正常的询问查证无法继续进行,办案民警责令其监护人离开了询问场所
C、丙公安机关在对不满18周岁的外地来的流浪儿赵某询问时,经通知其监护人无法到场,就没有再通知其他人,只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D、丁公安机关在对18周岁的张某询问时,没有通知其监护人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1条规定: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到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也可以通知未成年人的其他成年亲属,所在学校、单位、居住地基层组织或者未成年人保护组织的代表到场,并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确实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未到场的,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知识点:询问的基本要求-询问未成年人
问题 375:民警王某在办理陈某盗窃的行政案件时对其强制传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传唤时除确有必要立即检查的,检查陈某人身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
B、检查陈某人身应经派出所负责人审批
C、强制传唤王某必须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审批
D、检查陈某的住处可由派出所负责人审批
确认
答案:A
解析:(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68条第1款规定,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可以进行检查。检查时,人民警察不得少于2人,并应当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对确有必要立即进行检查的,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当场检查;但检查公民住所的,必须有证据表明或者有群众报警公民住所内正在发生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安全的案(事)件,或者违法存放危险物质,不立即检查可能会对公共安全或者公民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重大危害。经出示工作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检查证后对陈某进行人身检查,符合法律规定程序,检查陈某的人身及住所均应当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3条第3款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传唤。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通知家属检查的适用
问题 376:经传唤调查,某区公安分局以孙某散布谣言,谎报险情,决定对其处以10日行政拘留,并处500元罚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传唤孙某时,某区公安分局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孙某
B、传唤后对孙某的询问查证时间不得超过48小时
C、孙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应向市公安局申请
D、如孙某对处罚决定不服直接起诉的,应暂缓执行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
确认
答案:A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传唤
问题 377: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进行传唤的,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
A、被传唤人所在单位
B、被传唤人家属
C、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居(村)民委员会
D、被传唤人所在地的公安派出所
确认
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3条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情况复杂,依照本法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通知家属
问题 378:在办理行政案件中,下列不可以适用口头传唤的有()。
A、民警在执勤时发现张某正在偷窃超市物品
B、民警巡逻途中抓到打人后正在逃离现场的违法嫌疑人李某
C、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在逃的违法嫌疑人王某已回到家中
D、民警走访社区时,发现在逃的违法嫌疑人刘某
确认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第1款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3条第1款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并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张某、李某和刘某属于民警现场发现,可以适用口头传唤。王某属于在逃违法嫌疑人,因此,不适用口头传唤。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口头传唤
问题 379: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传唤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传唤证由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审批
B、口头传唤不必出示传唤证
C、口头传唤后应当补办传唤证
D、口头传唤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确认
答案:C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口头传唤
问题 380: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
A、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B、向所属公安机关负责人报告
C、在传唤证上注明
D、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口头传唤
问题 381:下列关于办理治安案件中传唤、口头传唤、强制传唤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强制传唤,必须对被传唤人使用警绳、手铐等警械
B、对逃避人民警察口头传唤的,可强制传唤
C、传唤只能将被传唤人带至公安机关
D、对同一人的传唤只能使用一次
确认
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强制传唤
问题 38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
A、行政拘留
B、罚款
C、警告
D、强制传唤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82条规定: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知识点:传唤与强制传唤的适用-强制传唤
问题 383: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对违法嫌疑人强制传唤的,()。
A、应当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B、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C、不得使用警械
D、可以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确认
答案:D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53条第3款规定: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管理、出境入境管理的嫌疑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嫌疑人,经公安派出所、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或者出入境边防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强制传唤。强制传唤时,可以依法使用手铐、警绳等约束性警械。
知识点:传唤-强制传唤
问题 384: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
A、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
B、告知有关当事人,并口头解释清楚
C、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登记备查
D、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确认
答案:D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8条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知识点:治安案件的受理-受理案件的要求
问题 385:下列有关治安案件受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投案的均应当受理,并填写受案登记表
B、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投案的案件线索应先进行审查,区分不同情况后再决定是否受理
C、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立即进行调查
D、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确认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确认
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78条规定: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7条规定: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一)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调查处理;(二)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受理后的24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三)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书面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回执单一式二份,一份交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一份附卷。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日常执法执勤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适用第一款的规定。
知识点:治安案件的受理-受理案件的要求
问题 386:某派出所辖区内一所大学的学生吴某到该派出所投案称其与同学李某发生矛盾并将李某打致轻微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派出所接受投案,并指派民警调查
B、民警将吴某的同学李某传唤到派出所一同调查
C、民警张某带着联防队员分别对吴某、李某进行调查
D、民警认为其违法情节特别轻微,直接决定不予处罚
确认
答案:A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7条规定: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知识点:受案的基本要求-受理范围
问题 387:居民李某向当地派出所报案称其住宅附近刚开了一个没有营业执照的“黑网吧”。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规定,对此报案应()。
A、受理后进行登记,并及时对该“黑网吧”进行调查处理
B、受理后进行登记,并在24小时内移送网监部门处理,并告知李某
C、受理后进行登记,告知李某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案
D、直接告知李某不属于派出所职责范围,让其向其他部门反映
确认
答案:C
解析:《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47条规定: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书面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知识点:受案的适用要求-受理范围
问题 388: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约束至酒醒。
A、使用警具
B、采取保护性措施
C、使用手铐或脚镣
D、采取强制性措施
确认
答案:B
解析:《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5条规定:醉酒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应当给予处罚。醉酒的人在醉酒状态中,对本人有危险或者对他人的人身、财产或者公共安全有威胁的,应当对其采取保护性措施约束至酒醒。
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责任年龄与责任能力-保护性措施的适用
问题 389:在公安机关申请对拒不缴纳罚款的赵某强制执行的过程中,原行政处罚决定被法院判决撤销,该公安分局应当()。
A、中止执行
B、终结执行
C、不再执行
D、撤销强制执行决定
确认
答案:B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40条第4项规定:据以执行的行政决定被撤销的,终结执行。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程序——执行终结
问题 390:在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中,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并确有理由的,应()。
A、中止执行
B、终结执行
C、不再执行
D、撤销强制执行决定
确认
答案:A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39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①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②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③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④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程序——执行中止
问题 391:关于执行中止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的,中止执行
B、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或者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中止执行
C、实施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在自愿的情况下与当事人达成执行协议的,中止执行
D、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中止执行
确认
答案:D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39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执行:(一)当事人履行行政决定确有困难或者暂无履行能力的;(二)第三人对执行标的主张权利,确有理由的;(三)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四)行政机关认为需要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程序——执行中止
问题 392:催告书首选送达方式应当是()。
A、直接送达
B、邮寄送达
C、公告送达
D、委托送达
确认
答案:A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38条第1款规定: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当事人拒绝接收或者无法直接送达当事人的,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送达。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程序——送达
问题 393:行政强制执行对象为动产的,行政机关应当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A、本机关
B、被执行人
C、执行标的
D、违法行为
确认
答案:A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54条规定:行政机关可以向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对象是不动产的,向不动产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知识点: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管辖
问题 394: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3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
A、不再执行
B、延迟执行
C、撤销原行政决定
D、撤销行政强制执行决定
确认
答案:A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39条第2款规定:对没有明显社会危害,当事人确无能力履行,中止执行满三年未恢复执行的,行政机关不再执行。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程序——不再执行
问题 395: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
A、应当在8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B、应当在24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C、应当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D、应当在12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确认
答案:C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9条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在返回行政机关后,立即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紧急情况下当场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
问题 396: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需要()。
A、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
B、提交行政机关催告情况
C、缴纳申请费
D、提交行政决定书
确认
答案:C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55条第1款规定: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下列材料:(一)强制执行申请书;(二)行政决定书及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三)当事人的意见及行政机关催告情况;(四)申请强制执行标的情况;(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第60条规定: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不缴纳申请费。
知识点: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提交材料
问题 397:不具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自当事人申请行政救济的期限届满之日起()内。
A、1个月
B、3个月
C、2个月
D、6个月
确认
答案:B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53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决定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依照本章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知识点: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期限
问题 398:下列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符合《行政强制法》规定的是()。
A、甲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前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负责人批准
B、乙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派出了3名执法人员
C、丙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主动出示了执法身份证件
D、丁机关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到场
确认
答案:D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8条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四)通知当事人到场;(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七)制作现场笔录;(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通知当事人到场
问题 399:公安机关实施下列行政强制措施,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甲派出所民警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回派出所后以书面方式补充告知
B、乙公安分局民警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未通知当事人,直接邀请见证人到场
C、丙县公安局民警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没有制作现场笔录
D、丁县公安局民警在实施扣押时,制作并当场交付扣押决定书和扣押清单
确认
答案:D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18、24条规定,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通知当事人到场,并当场制作现场笔录。
知识点:行政强制措施的实施程序查封、扣押、冻结——扣押决定书和清单
问题 400:在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中,执行标的灭失的,应()。
A、中止执行
B、终结执行
C、执行类似标的
D、撤销强制执行决定
确认
答案:B
解析:《行政强制法》第40条第3项规定:执行标的灭失的,终结执行。
知识点: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终结执行
上一页
下一页
gsc@lyga